多平台统一管理软件接口,如何实现多平台统一管理软件接口
429
2022-08-28
Python内存管理机制详谈(python中的内存管理)
一、变量与对象
导语:a = 1
整数1为一个对象。而a是一个引用。利用赋值语句,引用a指向对象1。Python是动态类型的语言(参考动态类型),对象与引用分离。Python像使用“筷子”那样,通过引用来接触和翻动真正的食物——对象。
1、变量
通过变量指针引用对象;变量指针指向具体对象的内存空间,取对象的值。
2、对象
类型已知,每个对象都包含一个头部信息(头部信息:类型标识符和引用计数器)【对象自带的类型标识符决定对象类型】
变量名没有类型,类型属于对象(因为变量引用对象,所以类型随对象),变量引用什么类型的对象,变量就是什么类型的。
In [32]: var1=objectIn [33]: var2=var1In [34]: id(var1)Out[34]: 139697863383968In [35]: id(var2)Out[35]: 139697863383968PS:id()是python的内置函数,用于返回对象的身份,即对象的内存地址。
In [39]: a=123In [40]: b=aIn [41]: id(a)Out[41]: 23242832In [42]: id(b)Out[42]: 23242832Ps:a和b指向同一个对象的内存地址In [43]: a=456In [44]: id(a)Out[44]: 33166408In [45]: id(b)Out[45]: 23242832Ps:a变量重新指向(引用)了另一个对象,不同对象的内存地址当然不一样注意: 对象引用对象,是Python最基本的构成方式。即使是a = 1这一赋值方式,实际上是让词典的一个键值"a"的元素引用整数对象1。该词典对象用于记录所有的全局引用。该词典引用了整数对象1。我们可以通过内置函数globals()来查看该词典。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a = [1, 2, 3]print(getrefcount(a)) b = [a, a]print(getrefcount(a))由于对象b引用了两次a,a的引用计数增加了2
3、引用所指判断【is 判断的是两个变量指向的对象的内存地址是否是同一个地址,是同一个地址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
衍生:在python中 is 和 == 的区别:在 Python 中一切都是对象,对象之间比较是否相等可以用==,也可以用is。①is: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id值是否也相等,也就是比较两个对象是否为同一个实例对象,是否指向同一个内存地址。②==:双等于号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默认会调用对象的 __eq__ 方法。
通过is进行引用所指判断,is是用来判断两个引用所指的对象是否相同。
为了检验两个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我们可以用is关键字。is用于判断两个引用所指的对象是否相同。
整数In [46]: a=1In [47]: b=1In [48]: print(a is b)True
短字符串In [49]: c="good"In [50]: d="good"In [51]: print(c is d)True
长字符串:简单理解,纯字母、数字或者下划线的组合 就是短字符串,其他是长字符串In [52]: e="very good"In [53]: f="very good"In [54]: print(e is f)Ture
列表In [55]: g=[]In [56]: h=[]In [57]: print(g is h)False
由运行结果可知:
1、Python没有缓存列表及其他对象,可以由多个相同的对象,可以使用赋值语句创建出新的对象
2、在Python中,整数和短小的字符,Python都会缓存这些对象,以便重复使用。当我们创建多个等于1的引用时,实际上是让所有这些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
3、由于Python缓存了整数和短字符串,因此每个对象只存有一份【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相同】。比如,所有整数1的引用都指向同一对象。即使使用赋值语句,也只是创造了新的引用,而不是对象本身。长的字符串和其它对象可以有多个相同的对象,可以使用赋值语句创建出新的对象。
二、引用计数
在Python中,每个对象都有存有指向该对象的引用总数,即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
使用sys包中的getrefcount(),来查看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某个引用作为参数,传递给getrefcount()时,参数实际上创建了一个临时的引用。因此,getrefcount()所得到的结果,会比期望的多1。
查看对象的引用计数:sys.getrefcount()
1、普通引用
In [2]: import sysIn [3]: a=[1,2,3]In [4]: getrefcount(a)Out[4]: 2In [5]: b=aIn [6]: getrefcount(a)Out[6]: 3In [7]: getrefcount(b)Out[7]: 3Ps:当使用某个引用作为参数,传递给getrefcount()时,参数实际上创建了一个临时的引用。因此,getrefcount()所得到的结果,会比期望的多1。
2、容器对象
Python的一个容器对象(container),比如列表、字典等,可以包含多个对象。实际上,容器对象中包含的并不是元素对象本身,是指向各个元素对象的引用。【可以理解为引用对象的变量】
In [12]: a=[1,2,3,4,5]In [13]: b=aIn [14]: a is bOut[14]: TrueIn [15]: a[0]=6 In [16]: aOut[16]: [6, 2, 3, 4, 5]In [17]: a is bOut[17]: TrueIn [18]: bOut[18]: [6, 2, 3, 4, 5]
由上可见,实际上,容器对象中包含的并不是元素对象本身,是指向各个元素对象的引用。
3、引用计数增加
1、对象被创建In [39]: getrefcount(123)Out[39]: 6In [40]: n=123In [41]: getrefcount(123)Out[41]: 7
2、另外的别人被创建In [42]: m=nIn [43]: getrefcount(123)Out[43]: 8
3、作为容器对象的一个元素In [44]: a=[1,12,123]In [45]: getrefcount(123)Out[45]: 9
4、被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foo(x)
4、引用计数减少
1、对象的别名被显式的销毁In [46]: del mIn [47]: getrefcount(123)Out[47]: 8
2、对象的一个别名被赋值给其他对象In [48]: n=456In [49]: getrefcount(123)Out[49]: 7
3、对象从一个窗口对象中移除,或,窗口对象本身被销毁In [50]: a.remove(123)In [51]: aOut[51]: [1, 12]In [52]: getrefcount(123)Out[52]: 6
4、一个本地引用离开了它的作用域,比如上面的foo(x)函数结束时,x指向的对象引用减1。
总结:增加对象引用计数器和减少引用计数器的几种方式:1、有4种方式,会增加引用计数器 ①创建对象---如:X=1 ②别名被创建---如:赋值 y=x【赋值给其他变量】 ③做为参数传递给函数---如:参数名(x) ④成为容器对象的一个元素---如:List=[x, y,‘ss’]
2、什么情况下会减少引用??? ①本地引用被赋值为其他对象---当对象1被创建并赋值给X,它的引用就为1,当增加了别名(应该也可以成为赋值),引用就变成了2(Y的引用就为2),不过当x被重新赋值2,x对应的引用计数就减1. 如果某个引用指向对象A,当这个引用被重新定向到某个其他对象B时,对象A的引用计数减少: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a = [1, 2, 3]b = aprint(getrefcount(b))a = 1print(getrefcount(b))
②对象名被销毁---使用del x ,这是引用计数就为0 del也可以用于删除容器元素中的元素
a = [1,2,3]del a[0]print(a)
③对象从一个窗口对象移除---函数名.Remove()【窗口对象如列表,字典,元组等】
④窗口对象被销毁---如:List=[x,y,'ss'] Del list[]【窗口对象被销毁,代表窗口对象中包含的所有对象都被销毁】
三、垃圾回收【当某对象引用计数器变为0时,此时应该被垃圾回收】
当Python中的对象越来越多,占据越来越大的内存,启动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将没用的对象清除。
1、原理
当Python的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降为0时,说明没有任何引用指向该对象,该对象就成为要被回收的垃圾。比如某个新建对象,被分配给某个引用,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1。如果引用被删除,对象的引用计数为0,那么该对象就可以被垃圾回收。
In [74]: a=[321,123]In [75]: del a
2、解析del
del a后,已经没有任何引用指向之前建立的[321,123],该列表引用计数变为0,用户不可能通过任何方式接触或者动用这个对象,当垃圾回收启动时,Python扫描到这个引用计数为0的对象,就将它所占据的内存清空。
3、注意
1、垃圾回收时,Python不能进行其它的任务,频繁的垃圾回收将大大降低Python的工作效率;
2、Python只会在特定条件下,自动启动垃圾回收(垃圾对象少就没必要回收)
3、当Python运行时,会记录其中分配对象(object allocation)和取消分配对象(object deallocation)的次数。当两者的差值高于某个阈值时,垃圾回收才会启动。
4、垃圾回收机制还有一个循环垃圾回收器, 确保释放循环引用对象(a引用b, b引用a, 导致其引用计数永远不为0。
In [93]: import gcIn [94]: gc.get_threshold() #gc模块中查看阈值的方法Out[94]: (700, 10, 10)
阈值分析:
700即是垃圾回收启动的阈值;
每10次0代垃圾回收,会配合1次1代的垃圾回收;而每10次1代的垃圾回收,才会有1次的2代垃圾回收;
当然也是可以手动启动垃圾回收:
In [95]: gc.collect() #手动启动垃圾回收Out[95]: 2
4、何为分代回收
Python将所有的对象分为0,1,2三代;
所有的新建对象都是0代对象;
当某一代对象经历过垃圾回收,依然存活,就被归入下一代对象。
四、内存池机制
Python中有分为大内存和小内存:(256K为界限分大小内存)【>256k为大内存,<256k为小内存】
1、大内存使用malloc进行分配
2、小内存使用内存池进行分配
3、Python的内存池(金字塔)
第3层:最上层,用户对Python对象的直接操作
第1层和第2层:内存池,有Python的接口函数PyMem_Malloc实现-----若请求分配的内存在1~256字节之间就使用内存池管理系统进行分配,调用malloc函数分配内存,但是每次只会分配一块大小为256K的大块内存,不会调用free函数释放内存,将该内存块留在内存池中以便下次使用。
第0层:大内存-----若请求分配的内存大于256K,malloc函数分配内存,free函数释放内存。
第-1,-2层:操作系统进行操作
Python垃圾回收的另一种讲解
垃圾回收:
1、吃太多,总会变胖,Python也是这样。当Python中的对象越来越多,它们将占据越来越大的内存。不过你不用太担心Python的体形,它会乖巧的在适当的时候“减肥”,启动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将没用的对象清除。在许多语言中都有垃圾回收机制,比如Java和Ruby。尽管最终目的都是塑造苗条的提醒,但不同语言的减肥方案有很大的差异 (这一点可以对比本文和Java内存管理与垃圾回收)。
2、从基本原理上,当Python的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降为0时,说明没有任何引用指向该对象,该对象就成为要被回收的垃圾了。比如某个新建对象,它被分配给某个引用,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1。如果引用被删除,对象的引用计数为0,那么该对象就可以被垃圾回收。比如下面的表:
a = [1, 2, 3]
del a
del a后,已经没有任何引用指向之前建立的[1, 2, 3]这个表。用户不可能通过任何方式接触或者动用这个对象。这个对象如果继续待在内存里,就成了不健康的脂肪。当垃圾回收启动时,Python扫描到这个引用计数为0的对象,就将它所占据的内存清空。
3、然而,减肥是个昂贵而费力的事情。垃圾回收时,Python不能进行其它的任务。频繁的垃圾回收将大大降低Python的工作效率。如果内存中的对象不多,就没有必要总启动垃圾回收。所以,Python只会在特定条件下,自动启动垃圾回收。当Python运行时,会记录其中分配对象(object allocation)和取消分配对象(object deallocation)的次数。当两者的差值高于某个阈值时,垃圾回收才会启动。
我们可以通过gc模块的get_threshold()方法,查看该阈值:
import gc
print(gc.get_threshold())
返回(700, 10, 10),后面的两个10是与分代回收相关的阈值,后面可以看到。700即是垃圾回收启动的阈值。可以通过gc中的set_threshold()方法重新设置。
我们也可以手动启动垃圾回收,即使用gc.collect()。
分代回收:
1、Python同时采用了分代(generation)回收的策略。这一策略的基本假设是,存活时间越久的对象,越不可能在后面的程序中变成垃圾。我们的程序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对象,许多对象很快产生和消失,但也有一些对象长期被使用。出于信任和效率,对于这样一些“长寿”对象,我们相信它们的用处,所以减少在垃圾回收中扫描它们的频率。
2、Python将所有的对象分为0,1,2三代。所有的新建对象都是0代对象。当某一代对象经历过垃圾回收,依然存活,那么它就被归入下一代对象。垃圾回收启动时,一定会扫描所有的0代对象。如果0代经过一定次数垃圾回收,那么就启动对0代和1代的扫描清理。当1代也经历了一定次数的垃圾回收后,那么会启动对0,1,2,即对所有对象进行扫描。
这两个次数即上面get_threshold()返回的(700, 10, 10)返回的两个10。也就是说,每10次0代垃圾回收,会配合1次1代的垃圾回收;而每10次1代的垃圾回收,才会有1次的2代垃圾回收。
3、同样可以用set_threshold()来调整,比如对2代对象进行更频繁的扫描。
import gc
gc.set_threshold(700, 10, 5)
孤立的引用环:
1、引用环的存在会给上面的垃圾回收机制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引用环可能构成无法使用,但引用计数不为0的一些对象。
a = []
b = [a]
a.append(b)
del a
del b
上面我们先创建了两个表对象,并引用对方,构成一个引用环。删除了a,b引用之后,这两个对象不可能再从程序中调用,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但是由于引用环的存在,这两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都没有降到0,不会被垃圾回收。
2、为了回收这样的引用环,Python复制每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可以记为gc_ref。假设,每个对象i,该计数为gc_ref_i。Python会遍历所有的对象i。对于每个对象i引用的对象j,将相应的gc_ref_j减1;在结束遍历后,gc_ref不为0的对象,和这些对象引用的对象,以及继续更下游引用的对象,需要被保留。而其它的对象则被垃圾回收。
总结:
1、Python作为一种动态类型的语言,其对象和引用分离。这与曾经的面向过程语言有很大的区别。为了有效的释放内存,Python内置了垃圾回收的支持。Python采取了一种相对简单的垃圾回收机制,即引用计数,并因此需要解决孤立引用环的问题。
2、Python与其它语言既有共通性,又有特别的地方。对该内存管理机制的理解,是提高Python性能的重要一步。
去期待陌生,去拥抱惊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