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接口签名sign原理与实例代码浅析
432
2022-12-11
详解java代码中init method和destroy method的三种使用方式
在java的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可能常常需要使用到init method和destroy method,比如初始化一个对象(bean)后立即初始化(加载)一些数据,在销毁一个对象之前进行垃圾回收等等。
周末对这两个方法进行了一点学习和整理,倒也不是专门为了这两个方法,而是在巩固spring相关知识的时候提到了,然后感觉自己并不是很熟悉这个,便好好的了解一下。
根据特意的去了解后,发现实际上可以有三种方式来实现init method和destroy method。
要用这两个方法,自然先要知道这两个方法究竟是干嘛用的。而从字面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一个是加载,一个是销毁。
下边就正式代码演示三种创建方式:
一、@Bean注解方式:
首先要创建一个至少拥有两个方法的类,一个方法充当init method,另一个充当destroy method。
package springTest2;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void init()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init method1");
}
public Test1() {
super();
System.out.println("构造函数1");
}
public void destroy()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destroy method1");
}
}
这里很显然只是一个普通的java类,拥有一个无参构造和另外两个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init和destroy两个方法名实际上是可以随意取得,不叫这个也没有问题,只不过算是一种约定俗称,一般都是这样叫。
另外我们也知道,这个构造方法也是可以不要的,因为会隐式的自动创建,但是为了更清楚的看到init和destroy是什么时候执行,我们就显示的写出来。
创建好了这个类,我们就可以使用@Bean注解的方式指定两个方法,以让他们生效。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mponentSc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springTest2")
public class ConfigTest {
@Bean(initMethod = "init", destroyMethod = "destroy")
Test1 test1() {
return new Test1();
}
}
这里边的@Configguration注解是告诉spring这个类是一个配置类,相当于我们的xml文件,@ComponentScan则是指定需要spring来扫描的包,相当于xml中的context:component-scan属性。
而@Bean后边的initMethod和destroyMethod就是在声明这是一个baen的同时指定了init和destroy方法,方法名从功能实现上来说可以随意。
到这里我们就已经用第一种方式写好了,为了验证成功与否,再写一个main方法验证一下: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YHwxYtext;
public class Mai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ConfigTest.class);
System.out.println("#################################");
context.close();
}
}
运行之后结果如图:
根据打印顺序可以看到,首先是构造函数,也就是创建了bean,紧接着执行了init,然后再context.close要销毁bean之前又执行了destroy。
二、jsR-250注解的方式(需要导入jsr250-api的jar包):
首先依然是创建一个拥有构造方
http://
法在内的三个方法的java类: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javax.annotation.PostConstruct;
import javax.annotation.PreDestroy;
public class Test2 {
@PostConstruct
public void init()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init method2");
}
public Test2() {
super();
System.out.println("构造函数2");
}
@PreDestroy
public void destroy()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destroy method2");
}
}
很显然,这里和上一个类不同的是,在init和destroy方法上加入了两个注解,@PostConstruct和上边@Bean后的initMethod相同,而@PreDestroy则是和destroyMethod做用相同。
既然这里有了区别,已经指定了init method和destroy method,那么后边声明bean的时候自然也会有不同,也就不需要再指定一遍: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mponentSc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springTest2")
public class ConfigTest {
@Bean
Test2 test2() {
YHwxY return new Test2();
}
}
所以,如上代码中只需要简单的声明这是一个bean就可以了,类上边的两个注解和上一个例子中的意思相同。
再测试一下: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public class Mai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ConfigTest.class);
System.out.println("#################################");
context.close();
}
}
结果如下:
三、xml配置的方式:
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和第一种对应的,只不过细节上略有改变而已,首先,创建的java类完全一样:
package springTest2;
public class Test3 {
public void init()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init method3");
}
public Test3() {
super();
System.out.println("构造函数3");
}
public void destroy()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destroy method3");
}
YHwxYpublic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testttttttt");
}
}
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第一个例子中是使用注解告诉spring这个类相当于一个配置文件,而这里则是实实在在的配置文件spring.xml:
xmlns:xsi="http://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spYHwxY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xmlns:xsi="http://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spYHwxY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这个配置大概也能算是spring.xml中最简单的一个配置了吧,除开必要的文件头,就只有一个bean,而且bean里边也只有id,calss和init以及destroy方法。
因为简单,所以一目了然,id只是为了其他地方引用,class是指定这个bean对应的类,而后边两个属性则和用@Bean声明时一模一样。
因为这里声明bean和指定两个方法是用的xml配置,因此在测试的时候也就需要稍微有一点点改变: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public class Mai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1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spring.xml");
System.out.println("#################################");
context1.close();
}
}
区别在于这里直接加载了配置文件,而不是java类,使用的是ClassPathxXmlApplicationContext而不是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结果如下: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实际的web应用使用时,可以在web.xml中使用类似下边的配置来加载bean,实现init method:
然后启动tomcat结果如下:
这里边没有调用destroy method,原因是spring本身代码就需要我们手动调用销毁bean的方法,像前边的几个例子中的context.close就是。
如果不手动调用这个方法,bean就不会被销毁,也就不会去调用destroy method,这也就是为何这里在web.xml中配置后,启动tomcat 只打印了构造函数和init方法中的内容。
例子都是很简单的,而通过简单的例子对比可能能更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知识,理解了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更好的进行选择和集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