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慧城市系统接口设计的信息

网友投稿 366 2022-12-2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智慧城市系统接口设计,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智慧城市系统接口设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智慧城市一级平台由几部分构成?架构具有的特点有哪些

“十三五”规划提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日前,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三五”期间,将有针对性地组织100个城市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方方面面的多个环节。为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的顺利建设,需在顶层设计中构建优秀的总体架构。那么如何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华为企业BG全球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部总经理郑志彬博士、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会长李林教授就此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华为郑志彬博士:
近日,在华为举办的“新ICT,让城市更智慧——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行动计划发布会”上,其发布了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即“一云二网三平台”。
1、“一云”:城市云数据中心
基于开放架构,为城市建设融合、开放、安全的云数据中心,整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提升政府服务与决策效率和合理性。
2、“二网”:城市通信网和城市物联网
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线+无线宽带网络,为城市构建无处不在的宽带,让城市公共服务触手可及;在物联网领域,提供轻量级物联网通信操作系统,多种类型的接入网关。并提供物联网平台,为城市各行业应用提供物联网数据服务。
3、“三平台”:ICT能力开放平台、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使能平台
通过ICT能力开放平台,将ICT能力进行封装、打包提供给业务应用开发者,使其更便利地调用ICT接口,共同为客户提供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联合提供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使能平台,为城市智慧应用提供资源获取自动化、软件开发自动化、运维管理自动化的服务。
智慧城市研究会会长李林教授:
面对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李林教授提出了“三中心一平台”的总体架构。其认为,“三中心一平台”遵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六大核心要素。通过天地一张栅格网构成一个“虚拟化的复杂巨系统”,实现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平台资源、软件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
1、“三中心”
(1)网络融合与安全中心
新型智慧城市“网络融合与安全中心”以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天地一张栅格网为核心要素。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公共互联网(包括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网络)、智慧城市无线网、智慧城市物联网(包括公安视频专网)之间的网络互联和传输信息及数据的互通,以及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保障。
(2)大数据资源中心
“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以形成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的“总和”为核心要素。将分散的、重复的、难于访问的操作数据转换成集中统一的、有价值的知识数据。“大数据中心”为不同来源的数据提供了一致的数据视图,将不同介质、不同组织方式的数据集成转换成为一个一致的分析型数据环境。
(3)管理、指挥与运行中心
新型智慧城市以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指挥和运行中心为核心要素。更好对城市的市政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宏观经济、民生民意等状况有效掌握和管理,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统一的管理、指挥和运行中心,实现城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对智慧城市网络、数据、信息的集成与应用的展现、监控、管理、运营、服务的功能。
2、“一平台”
“一平台”即“公共信息一级平台”。“公共信息一级平台”以新型智慧城市各类信息资源的调度管理和服务化封装,支撑智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慧化功能为核心要素。应用“智慧城市信息栅格技术”,构建新型智慧城市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智慧城市涉及政府政务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社会民生信息、企业经济信息各行业级二级平台、业务级三级平台和应用系统之间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换、业务功能协同。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新技术和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度融合,体现了“以技术为引领”到“以理念为引领”,“以管理为核心”到“以服务为核心”和“以业务为驱动”到“以数据为驱动”的转变。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9大领域是什么?

1、第三方平台开发

随着分布式缓存、计算的出现,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第三方平台的建立和开发。如果智慧城市的技术供应商想要实现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就必须考虑到资源、数据、API等的安全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创建新的智能、新的应用和新的体验。

当然,所谓的第三方平台开发并不是简单的创建一个“智慧城市APP”,需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种先进的审核机制,以便清楚的了解、确定哪些应用是可以在真实环境中的开放及应用。

2、分布式计算

在智慧城市中,由于网络发展太快,导致处理数据的速度也在加快,这不仅使城市管理者不能够将所有内容重新发送到“云”中集中处理,同时还加大了数据处理的难度。

因此,必须建立具有本地处理资源的高价值节点,作为分布式网络中的分层参与者进行无缝运行。另外,市政基础设施还必须融合成一个完善的分布式处理架构,一个可扩展的生活系统,连接丰富的数据。

3、高速、低延迟网络

高速、低延迟的无线通信网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要求,这也是5G网络的出现会得到如此多关注的原因。

4、先进的“防灾”能源

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安全且可防灾的能源网络。如果没有这一子系统,智慧城市就不足以被称为智慧城市。所以没有一个IT工程师可以在没有UPS(不间断电源)和备用电源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数据中心。

5、安全隐私

智慧城市从一开始就应该将“安全”整合到智能城市平台,因为不安全的解决方案是不被接受的。而且近年来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家庭看护摄像头等被侵入的现象,智慧城市系统在整合资源时更应该提出更安全、高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访问协议和通信需要高级的安全架构来防范恶意代理。

6、传感器与数据

通过天气、风向和强度、路面温度和条件,空气质量、辐射、污染物、脚踏车辆、车辆交通、野生动物、土壤水分、噪声污染以及光照水平等的数据检测、感知来捕获大量的数据信息,因为Smart需要一个相应的分层架构来处理这些数据并得出相应结论而采取行动。

7、硬件维护及可升级性

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在部署一个全局的系统时能做到百分百的完美,因此智慧城市系统的基础设施在日后更是需要政府多加维护和升级。

尤其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不能够破坏城市架构的正常进行和规划,更不能硬件设施的运行。因此需要在智慧城市建设前期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升级,必须建立一个完善且规范的服务器架构。

8、用户界面

对于消费类设备,由于现在的通信设备已经实现了由有线(PC)到无线(智能手机)再到环境(如亚马逊的Alexa)接口的转变。所以同样的真正的智慧城市也必然会将城市内的公共区域转变成一个个接口,并通过增强现实与环境的互动进行定义,从而提升智慧城市的空间互动感。

9、优化设计

从各个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设计来看,大多走的都是实用路线,其实在这个基础上也可以设计的更加唯美、生动,让城市变得更富吸引力。

就像在没有出现智能手机时,根本想象不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除了实用性以外,大众的审美也在进一步提高。对于城市而言也是一样,如果每个城市都能改变设计思路,也许智慧城市的潜力将会变得更大。

智慧城市的应用及内容:

1、智能交通系统

通过道路收费系统、多功能智能交通卡系统、数字化交通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模式的数据整合,提供基于交通预测的智能交通灯控制、交通疏导、出行提示、应急事件处理管理平台;帮助进行城市路网优化分析;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2、智慧能源系统

以物理清洁能源为目标,以我国的智能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清洁能源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能源网。

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能源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能源质量、适应能源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能源供应和增值服务。

3、智慧物流及建筑服务系统

智慧物流利用RFID、BarCode、EDI、GNSS、GIS、GUID、现代网络技术和普适计算等技术,兼容国际国家标准,打造“现代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基于位置的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过程中物物之间信息交换、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

实现物流全过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融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调整物流结构,提升天津物流产业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供物流效率。

4、城市指挥中心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建设和治理通常是以单个部门为中心,关注各自孤立的目标而没有把对整个城市的影响进行全盘考虑。智慧城市是一个单一整体,同时又能拆分为许多互通互联的子系统。

各子系统发送重要的事件消息给城市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有能力对这些事件进行协调处理和提供指导性的处理方案。

5、智慧医疗

在城市“老年化”不断加剧的今天,社区远程医疗照顾系统能有效的节约社会资源,高效的服务于大众。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和医疗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能解决目前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患矛盾。

6、城市公共安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平台,以数字地理信息为基础,结合移动定位系统、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平台,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声、像、图、文字四位一体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

实现针对城市部件的检查、报警、紧急事件处理、指挥调度、督察督办等功能。如:食品安全追溯、危险品安全处置、灾害预警与处理等。

7、城市环境管理

对水、大气等与人类生活环境紧密相关的各种资源进行信息实时采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污染事件产生;借助先进的数据挖掘、数学模型和系统仿真,提升环境管理决策水平。达到节能减排,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8、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电子政务,公共物流服务,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等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改变“公告栏”式的政府网站,将其变成“服务型”的业务网站,树立服务型政府为民办事的形象。为市民提供各种咨询信息和服务,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别

一、“顶层设计”的来源和内涵
“顶层设计”原是一个工程学术语智慧城市系统接口设计,是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多纬度设计,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
顶层设计要求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强调设计对象定位上的准确、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和资源上的整合,是一种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具体化、程式化、规范化、相关因素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不仅需要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设计对象的结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而且十分强调从理想目标到现实的技术化、精确化建构,目的是要在目标与实践之间铺展“蓝图”。
“顶层设计”理念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军事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并成为各领域制定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顶层设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智慧城市系统接口设计
一是注重战略目标的整体性:在根据任务需求确定核心或终极目标后,“顶层设计”一定要完整地考虑各方面、各层次问题,形成一整套解决方案,调动各方面、各层次资源围绕全局目标,有序地、渐进地落实和推进,才能最终产生顶层设计所预期的整体效果。
二是注重战术目标的科学性:战略目标确定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着先基础后表层、先共性后个性的科学步骤。尤其要注重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政务信息社会复杂需求复杂实现、简单需求简单实现的模仿建设模式,优化升级为复杂工作简单实现,简单工作规范实现的模型式工作方法。
三是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顶层设计”是“自上而下”的设计,但其中的“上”并不是凭空建构,而是源于实践再经过提炼优化后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理性提升。顶层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通过缜密的全局的逻辑思维,在理想与实现、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绘制一张精确、可控的全局“蓝图”,实践者依据“蓝图”按工作重要性分期分批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各种风险,保障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强调执行力保障:“顶层设计”的整体战略、科学战术和“蓝图”绘就以后,如果没有到位的、全局的、基础的详细设计的精准执行,战略目标依然是海市蜃楼,“蓝图”也将成为墙上的废纸。“顶层设计”的执行过程是精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现,规划设计要真正落地生效,必须强调执行、注重细节,注重各环节之间的互动与衔接。
二、当前政务信息化领域顶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问题表现
十多年来,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时反复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却屡屡收效甚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片面地理解了“顶层”,仅按字面意思将“顶层设计”理解为最上层、最权威、最宏观层面的设计,将“顶层规划设计”及“专项初步设计”当成顶层设计的全部,而缺乏后面更重要的全局性基础性顶层初步设计、全局顶层详细规划衔接和强有力的执行。
一个政务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方案,重点应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理顺全局的体制机制,即理清建设主体,制定数据资源共享、投融资长效机制,至少要涵盖两个层面,一是制度机制层面的顶层设计,通过机制设计解决传统体制机制、法规标准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减少上下推进、横向沟通之间的阻碍,保障建设顺利开展;第二,理顺全局的客体,即信息分类体系及数据字典体系,再分清层次,合并同类项;第三,理顺全局的三定方案及各层级岗位职责以及每个部门每个人处理工作的责任清单,即衔接主体与客体的权限形成及分配策略体系;第四,理顺技术实施层面的顶层设计,对基础设施、共性支撑软件产品、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数据资源交换与共享等方面进行全局性的初步设计与详细设计,为形成数据要素流通的技术、平台、系统壁垒奠定基础。
在形式和内容上,全局性基础性的顶层设计至少要包含“全局规划设计、全局初步设计和全局详细设计”三个部分,即形成“全局顶层三设计”。
对政务信息化而言,全局即指党委及政府所属各单位、单位所属各部门分管业务之和,基础则是指规划设计出各类信息应用系统均可复用的管理与服务业务、数据、技术、安全、保密业务与标准单元。完成“全局顶层三设计”的标志则是形成共性政务业务与技术总体需求规范、背景信息(元数据)与数据结构规范、软硬件产品与应用系统接口规范,业务功能、兼容安全可控环境测评规范等全套技术文档。以电子政务为例,如图2所示,实施层面的“全局顶层三设计”在传统的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基础上,至少还应包含以下内容:
图1 电子政务实施层面“全局顶层三设计”的主要内容示意
就像建大楼、地铁、高速和大桥前必须要有详细设计图纸一样(如图2),政府信息化建设项目在开工前也应该完成真正意义的“全局顶层三设计”,并将其作为信息化工程验收的主要依据和必需文档。然而现实是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领域依然严重缺乏这一完整环节。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多数只有某个子系统的规划设计或初步设计,开工前的详细设计基本没有,更没有“全局顶层三设计”。
图2 智慧大厦模型
(二)客观原因
一是尽管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二十多年,信息人才仍然缺乏,特别是既懂政府管理业务、服务业务、办公业务、安全保密业务,又懂技术实现业务与标准提炼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缺乏,政府用户和IT企业均不知如何做全局详细设计,只能将工作设想写成项目建议书,加上一些计算机原理与没有提炼与优化的功能要求组装成可研报告,再加上一些公司非标准的解决方案与产品介绍写成初步设计。
二是在现行信息化预算管理中,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划设计费用预算,尤其是规划详细设计费用预算,这样也是导致部分用户单位无法开展此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过去几年智慧城市工程领域,各大企业打着给政府免费设计的名义,纷纷跑马圈地,政府官员本着不投入或少投入即取得大政绩的想法与各大企业签订协议。
三是在技术层面,长期以来我国各类政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多是IT企业基于国外IT企业或开源社区提供的基础层软件产品、支撑层常用工具软件,定制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应用层各类信息应用系统,负责开发企业往往无法真正掌控这些软件产品的技术细节与设计架构,也就无法形成全局的详细设计。
(三)主观因素
一是由于IT公司众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传统IT公司往往将属于详细设计工作内容作为商业秘密保护,不希望用户单位开展此项工作、了解详细内容,以期达到长期控制用户的目的;同时各类大企业为了占领更多市场,往往打着各种合作和免费设计的名义,在设计过程中将企业私有的、不成规模、不成体系的解决方案与产品推销给政府用户。
二是政府部门严重缺乏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缺少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人才,在项目规划阶段、设计阶段与建设阶段往往容易被企业误导。
(四)无全局顶层详细设计的后果
缺乏全局详细设计的直接后果就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各级政府规划建设了数以十计、百计、千计的大小不等的、独立的信息系统,在所有城市建成众多的技术孤岛、数据孤岛,形成众多的逻辑棚户区(如图3),各类信息系统以及形成的数据体系无法直接互联互通、安全交换与共享,无法根据需求以任意维度切片分析利用。
图3 无全局顶层详细设计的传统模式
三、“顶层三设计”是新型智慧城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趋势,新型政务信息系统、新型智慧城市、“互联网+”等发展理念及安全自主可控替代发展要求,面对新型信息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统一标准,特别是业务需求标准、数据格式标准与服务标准是关键。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电子文件管理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都对政务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提出了更高的、具体的要求。政务信息化,尤其在智慧城市中枢管理服务平台体系等建设领域,“顶层三设计”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比如,云计算技术就要求数据的集中(物理或逻辑集中,实际更重要的是逻辑集中)和数据格式统一标准。
物联网技术同样要求标准的统一:对狭义物联网而言,需要统一各类仪器仪表及各类传感器通信接口标准与属性代码授证中心统一标准以便于数据交互、集中共享;对广义的物联网而言,需要统一各类IT硬件设备、各类数据记录格式(关系型与非关系型)与记录的ID与标识标准,以便数据交换、集中与共享。
大数据、智慧城市、自主可控要求同样需要统一的标准。要将政府既有的几十、几百、几千个共性与个性政务管理与服务类信息应用系统分别形成的数据,必须按统一标准实现各类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数据的清洗、汇总、整合与升级,以便政府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以各维度切片分析、钻取、分析等大数据应用,才能真正达到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管理的精准化、服务的高效和便捷化,实现简政放权,变成“智慧”的政府,提升公众获得感的目标。
而要实现统一的数据服务格式标准,只有统一各领域业务管理与服务需求规范,才能形成统一的业务架构与技术架构,统一的技术实施方案、统一的元数据及数据格式规范,开展全局性的“顶层三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智慧城市中枢管理与服务平台体系方面,亟需通过“顶层三设计”,才能真正推进智慧城市和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
金鹏信息安全可控新型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标准委等合作,致力于安全可控新型智慧城市的研究、规划、设计及建设工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深度支撑和服务。
中心主任任锦华: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信息办副主任、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信息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国标委全国政府大厅标准化工作组委员。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关于智慧城市系统接口设计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智慧城市系统接口设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智慧城市系统接口设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淘宝api测试工具怎么用(在线api测试工具)
下一篇:详解mybatis中association和collection的column传入多个参数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