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接口设计逻辑(系统接口设计逻辑图)

网友投稿 295 2022-12-2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系统接口设计逻辑,以及系统接口设计逻辑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系统接口设计逻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系统接口设计逻辑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系统概要设计怎么写?

软件文档中概要设计也称“总体设计”系统接口设计逻辑,是开发人员在明确用户需求(要什么)后对系统的一个总体考虑(明确系统目标、设计原则系统接口设计逻辑,初步考虑数据库设计和功能设计)系统接口设计逻辑,国家关于这方面有相关标准(概要设计说明书(GB8567-88))。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按下列提纲撰写内容: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系统接口设计逻辑;]

b.[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包括]

2.1.1系统功能

2.1.2系统性能

2.1.2.1精度

2.1.2.2时间特性要求

2.1.2.3可靠性

2.1.2.4灵活性

2.1.3输入输出要求

2.1.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2.1.5故障处理要求

2.1.6其系统接口设计逻辑他专门要求

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的规定。]

2.2.1设备

[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

2.2.2支持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统、编译(或汇编)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

2.2.3接口

[说明该系统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

2.2.4控制

[说明控制该系统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2.4结构

[给出系统结构总体框图(包括软件、硬件结构框图),说明本系统的各模块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模块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模块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2.5功能需求与系统模块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模块的分配关系。]

2.6人工处理过程

[说明在本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

2.7尚未解决的问题

[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说明将向用户提供的命令和它们的语法结构,以及相应的回答信息。]

[说明提供给用户操作的硬件控制面板的定义。]

3.2外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同外界的所有接口的安排包括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本系统与各支持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

3.3内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之内的各个系统元素之间的接口的安排。]

4.运行设计

4.1运行模块组合

[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的支持软件。]

4.2运行控制

[说明每一种外界的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骤。]

4.3运行时间

[说明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不涉及软件设计可不包含]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软件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软件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存取的物理关系、设计考虑和保密条件。]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说明各个数据结构与访问这些数据结构的各个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6.1出错信息

[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明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6.2补救措施

[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

6.3系统维护设计

[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概要设计是一个设计师根据用户交互过程和用户需求来形成交互框架和视觉框架的过程,其结果往往以反映交互控件布置、界面元素分组以及界面整体板式的页面框架图的形式来呈现。这是一个在用户研究和设计之间架起桥梁,使用户研究和设计无缝结合,将对用户目标与需求转换成具体界面设计解决方案的重要阶段。 [1]

概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把需求分析得到的系统扩展用例图转换为软件结构和数据结构。设计软件结构的具体任务是:将一个复杂系统按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建立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的接口及人机界面等。数据结构设计包括数据特征的描述、确定数据的结构特性、以及数据库的设计。显然,概要设计建立的是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与计算机无关。

(1)层次图。层次图用来描绘软件的层次结构。一个矩形框代表一个模块,方框间的连线表示调用关系。如图,最顶层的方框代表正文加工系统的主控模块,它调用下层模块,完成正文加工的全部功能。第二层的每个模块完成正文加工的一个主要功能。

(2)HIPO图。HIPO图是IBM公司发明的“层次图加输入/处理/输出图”。层次图加上编号称为H图。在层次图的基础上,除最顶层的方框之外,其余每个方框都加了编号。层次图中每一个方框都有一个对应的IPO图(表示模块的处理过程)。每张IPO图应增加的编号与其表示的(对应的)层次图编号一致。IPO图是输入/加工/输出图的简称。

(3)结构图。结构图是Yordon提出的进行软件结构设计的工具,结构图和层次图类似,一个方框代表一个模块,框内注明模块的名字或主要功能。方框之间的直线(箭头)表示模块的调用关系。用带注释的箭头表示模块调用过程中来回传递的信息,尾部是空心的,表示传递的是数据,实心的表示传递的是控制。

Django REST framework框架之GET, POST, PUT, PATCH, DELETE等API请求接口设计

一、API接口功能需求:设计一些接口URL,让前端/客户请求这个URL去获取数据并显示,更改数据(增删改查),达到前后端分离的效果

二、设计逻辑:通过http协议请求方式GET、POST、PUT、PATCH、DELETE设计符合RESTful规范的api接口也就是URL

三、简易源码:

3.序列化serializers
#导入模型类和rest_framework序列化模块serializers
from .models import Article
from rest_framework import serializers

#定义序列化类,使用继承ModelSerializer方法
class ArticleSerializer(serializers.ModelSerializer):
class Meta:
model = Article #指定序列化的模型类
fields = '_ all _' #选取序列化字段,此处可自行选取字段

4.视图函数views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from django.views.decorators.csrf import csrf_exempt
from .models import Article
from .serializers import ArticleSerializer
from rest_framework.renderers import JSONRenderer
from rest_framework.parsers import JSONParser
#调用csrf装饰器csrf_exempt模块,解决跨域访问问题
#JSONRenderer它将Python的dict转换为JSON返回给客户端
#JSONParser 负责将请求接收的JSON数据转换为dict

#写法一
#在需要跨域的视图上调用装饰器@csrf_exempt
@csrf_exempt
def article_list(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GET':
arts = Article.objects.all() #获取模型类数据
ser = ArticleSerializer(instance=arts,many=True) #序列化数据instance
#下一步用rest_framework方法里的JSONRenderer方法渲染数据
json_data = JSONRenderer().render(ser.data)
return HttpResponse(json_data,content_type='application/json',status=200)

#写法二
class JSONResponse(HttpResponse):
def _ init (self,data,**kwargs):
content = JSONRenderer().render(data)
kwargs['content_type'] = 'application/json'
super(JSONResponse, self)._ init (content,**kwargs)

#根据id进行增删改操作接口
@csrf_exempt
def article_detail(request,id):
try:
art = Article.objects.get(id=id)
except Article.DoesNotExist as e:
return HttpResponse(status=404)

备注:
*写法二中定义JSONResponse类将返回的数据data与content_type返回类型做了封装
*API接口
GET/POST
api/articles
GET/PUT/PATCH/DELETE
api/articles/1
*Postman测试效果图

什么是数字系统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从系统设计开始,逐渐向模块设计、器件设计和版图设计等更物理的层次推进。系统设计是将设计要求在系统一级对功能和性能(技术指标)进行描述,并将系统划分成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同时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模块设计是在子系统一级描述电路模块的功能,将子系统划分成更细的逻辑模块;器件设计是将逻辑模块的功能采用通用集成电路或者ASIC来实现;版图设计则包含ASIC芯片版图设计和PCB版图设计。

结构化分析

「 软件开发方法 」的含义:软件开发过程所遵循的办法和步骤。

软件开发活动的目的:有效地得到一个运行的系统及其支持文档(程序 + 文档),并且满足有关的质量要求(功能需求 + 非功能需求)。

「 软件开发方法学 」的含义: 规则、方法和工具的集成 ,即支持开发也支持以后的演化过程(交付运行后,系统还会变化;或者为了改错,或为了功能的递增)。

结构化方法是一种特定的软件开发方法学/一种系统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包括:

就 软件需求分析 而言,结构化分析指的是:系统化地使用 问题域 术语,给出该 问题的模型 (即“系统必须做什么?”的一个估算)。

一个抽象层是由一组确定的术语定义的,为支持需求分析中有关要使用的那些信息的表达,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了以下五个术语/符号:

数据流图是一种描述 数据变换 的图形工具,它包含的元素可以是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数据源和数据潭等。

数据字典用于定义 数据流 和 数据存储 的结构,并给出构成所给出的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各数据项的基本数据类型。

数据字典还引入了一些 逻辑操作符 来定义 数据结构 。

示例:

描述加工“做什么”,即 加工逻辑 ,也包括其它一些与加工有关的信息,如执行条件、优先级、执行频率、出错处理等。

💡 描述一个加工,一般遵循如下模版:

「结构化自然语言」适用于加工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 简单 的加工描述。

示例:

「判定表」适用于加工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 复杂 的加工描述。

判定表:

示例:

「判定树」适用于加工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 复杂 的加工描述。

示例:

💡 顶层数据流图——0层数据流图——1层数据流图——...

「设计」的定义:一种软件开发活动,定义实现需求规约所需的软件结构。

设计目标:依据需求规约,在一个抽象层上建立系统软件模型,包括软件体系结构(数据和程序结构),以及详细的处理算法,产生设计规约说明书。

即: 回答如何解决问题——给出软件解决方案 。

结构化设计分为:

在总体设计层:

第一阶段:初始设计。在对给定的数据流图进行复审和精化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初始的模块结构图。 根据穿越系统边界的数据流初步确定系统与外部的接口 。
第二阶段:精化设计。依据模块“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精化初始的模块结构图,并 设计其中的全局数据结构和每一模块的接口 。
第三阶段:设计复审阶段,(设计人员与综合评审团队)对前两个阶段得到的高层软件结构进行复审,必要时还可能需要对软件结构做一些精化工作。

基于 模块化 原理—— 高内聚、低耦合 ;

模块化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略)。

耦合:不同模块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

内聚:一个模块之内各成分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

启发式规则:根据设计准则,从 长期的软件开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则 。

接口设计的分类:

系统的接口设计(包括用户界面设计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设计)是由穿过系统边界的数据流定义的。

在最终的系统中,数据流将成为用户界面中的表单、报表或与其他系统进行交互的文件或通信。

用户界面应具有的特性:可使用性、灵活性、可靠性。

「数据设计」:在设计阶段必须对要存储的数据及其格式进行设计。

文件设计的主要工作: 根据使用要求、处理方式、存储的信息量、数据的活动性以及所提供的设备条件等确定文件类型 ,选择文件媒体,决定文件组织方法,设计文件记录格式,并估算文件的容量。

以下几种情况适合选择 文件存储 :

详细设计的任务:定义每一模块。

详细设计中主要引入了三种动作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的术语/符号。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设计具有如下结构的程序:

优点:

PDL 不仅可以作为设计工具,而且可作为注释工具,直接插在源程序中间,以保持文档和程序的一致性,提高了文档的质量。

缺点:

优点:

对控制流程的描绘很直观,便于初学者掌握。

缺点:

优点:

优点:支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结构化详细设计,并且严格限制了控制从一个处理到另一个处理的转移。

当算法中 包含多重嵌套 的条件选择时,用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PDL都不易清楚描述,这时可以 选择判断表来表达复杂的条件组合与应做的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 。

判定树是判定表的变种,也能清晰地表达复杂的条件组合与应做的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形式简单,但简洁性不如判定表,数据元素的同一个值往往需要重复写多次,而且越接近树的叶断重复次数越多。

一切系统都是由信息流构成的(其中包含一些必要的数据变换),每一个信息流都有自己的起点数据源,有自己的归宿数据潭,有驱动信息流动的加工,因此所谓信息处理主要表现为 信息的流动 。

结构化方法是一种系统化的软件系统建模方法,从测试的角度看,结构化方法是一种特定的建立验证和确认所需标尺的方法学,包括 结构化分析 和 结构化设计 。

结构化方法的抽象层,包括:

紧紧围绕 自顶向下 、 过程抽象 、 数据抽象 和 模块化 等基本原理/原则,给出了: 完备的符号 、 可操作的过程 和 易于理解的表示工具 。并提供了:控制信息组织复杂性的机制,例如逐层分解,数据打包等,以支持将问题空间的一个问题映射为解空间的一个解。

关于系统接口设计逻辑和系统接口设计逻辑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系统接口设计逻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系统接口设计逻辑图、系统接口设计逻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JAVA如何获取工程下的文件
下一篇:微服务网关(微服务网关和注册中心)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