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网关做灰度(微服务灰度发布框架)

网友投稿 612 2023-01-0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微服务网关做灰度,以及微服务灰度发布框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微服务网关做灰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微服务灰度发布框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Spring微服务灰度发布(热部署)的实现(二)

接着上篇说,我们微服务中用到的nepxion discovery主要采用了三种灰度发布方式,一种是web图形化界面发布,二是zuul过滤器灰度发布,三是业务参数策略灰度发布。下面将重点介绍三种方式的实现。

一、web图形化界面灰度发布

因为我们项目用到了eureka注册中心,所以选择web图形化界面灰度发布比较合适。

1)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discovery控制台工程console, 端口为2222,控制台工程负责web图形化界面请求的处理,运行console工程。

2) 下载discovery ui,地址:https://github.com/Nepxion/DiscoveryUI,运行discovery UI,端口为8090

3)浏览器中输入localhost:8090,即可打开控制台,如下

注意:全链路灰度发布需要在“配置中心”下才可用。灰度发布配置中心,负责存储全链路灰度发布规则,并将规则推送到各个微服务中。而配置中心可用nacos,redis等,Discovery 中提供了相应配置中心的插件包。

二、zuul网关过滤器灰度发布

通过网关过滤器传递Http Header的方式传递全链路灰度路由规则。下面代码只适用于Zuul和Spring Cloud Gateway网关,Service微服务不需要加该方式。

三、业务参数在策略类中自定义灰度路由规则

通过策略方式自定义灰度路由规则。下面代码既适用于Zuul和Spring Cloud Gateway网关,也适用于Service微服务,同时全链路中网关和服务都必须加该方式

上面说了具体灰度规则发布方式,那究竟怎么定义灰度规则呢??

规则是基于XML或者Json为配置方式,存储于本地文件或者远程配置中心,可以通过远程配置中心修改的方式达到规则动态化。其核心代码参考discovery-plugin-framework以及它的扩展、discovery-plugin-config-center以及它的扩展和discovery-plugin-admin-center等,规则示例

XML示例(Json示例见discovery-springcloud-example-service下的rule.json)

黑/白名单的IP地址注册的过滤规则

微服务启动的时候,禁止指定的IP地址注册到服务注册发现中心。支持黑/白名单,白名单表示只允许指定IP地址前缀注册,黑名单表示不允许指定IP地址前缀注册。规则如何使用,见示例说明

最大注册数的限制的过滤规则

微服务启动的时候,一旦微服务集群下注册的实例数目已经达到上限(可配置),将禁止后续的微服务进行注册。规则如何使用,见示例说明

黑/白名单的IP地址发现的过滤规则

微服务启动的时候,禁止指定的IP地址被服务发现。它使用的方式和“黑/白名单的IP地址注册的过滤规则”一致

版本访问的灰度发布规则

版本权重的灰度发布规则

全局版本权重的灰度发布规则

区域权重的灰度发布规则

全局区域权重的灰度发布规则

网关端全链路路由策略的灰度发布规则

注意 路由策略的入口有三个(以{"discovery-springcloud-example-a":"1.0", "discovery-springcloud-example-b":"1.0", "discovery-springcloud-example-c":"1.0;1.2"})为例:

其作用的优先级为外界传入网关Filter指定配置中心或者本地rule.xml配置

您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自由定义灰度发布规则,灵活实现微服务的灰度发布。

源码位置:https://github.com/Nepxion/Discovery

大规模微服务场景下灰度发布与流量染色实践

最近微服务很热,与微服务相关的架构、流程、DevOps都很热。很多公司,包括传统企业,到互联网公司做交流的时候,会问道,你们互联网公司号称能够加速业务创新、快速迭代,那我们是否也可以引入类似这样的机制。

我们做微服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业务方面,另一个是技术方面。最下面是运维部,不过现在我们的运维部已经拓展成云计算,DBA里的数据管理部门,已经发展成大数据,于是就有了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另外还有共享用户中心的业务中台,总体构成了下层的中台部门,在上层业务一定要做微服务化。业务和技术互相合作,做到加速创新的效果。
有很多人说,我们也上了微服务,但是会发现上微服务以后,看起来很好的东西,为什么用起来一团乱麻。

我们拜访过很多业界同仁,发现实施微服务之后,有以下痛点:
我们发现大家对微服务有很多误解。比如,一般做微服务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微服务怎么拆,告诉我一个拆的最佳的实践,但是其实,根据我们的实践来讲,微服务不仅仅是微服务拆分,微服务拆分只是十二个要点的其中之一。

十二个要点分别是:
我们建议,先把前三个基础打好,再进行拆分,而不是什么技术、平台、工具都没有,直接把自己的传统应用拆得七零八落。同时,值得再强调的是第一条,微服务化的基石:持续集成。微服务绝不是让大家关起门来用三个月的时间拆出来,就直接上线。而是应该不断地集成、迭代,是渐进式的模式。另外,微服务也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它还涉及到IT架构、应用架构、组织架构的改变。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下网易微服务和DevOps的实践过程。

我们整个DevOps,也是经历了几个过程。第一个和大家都一样,当服务比较少的时候,开始手工化的方式,后来手工不行了就变成了脚本化的方式,再后来因为开源有很多的工具可以用,变成了工具,而后变成一个平台,最后变成一个统一的DevOps的平台。
首先,第一个阶段就是手工化。可能很多企业一开始都会存在这样的阶段,开发和运维之间的隔阂比较严重,老死不相往来。开发负责写代码,线上的运维、发布,以及SLA的保障,都是运维进行管理的。由于服务相对比较少,用物理机部署,基本上是一个单机应用加一个Oracle就可以搞定。
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服务越来越多。这个模式和原来还是没有变,开发和运维部的隔阂依旧存在。但是,运维发现接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部署越来越多,需要一个环境隔离的方式,因此一般会上一个虚拟化系统,业内主流是用VMware。这时候的部署方式一般是,Oracle部署在物理机上,其他业务系统都是部署在VMware上。部署东西多了,运维开始使用批量脚本试图解放人力,这属于第二个阶段-脚本化的阶段。虚拟化带来很多的优点,比如,粒度灵活,隔离性得到一定保证,不会在一台服务器上部署很多东西。

但是这个阶段也有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说发布脚本、逻辑相对复杂,时间长了以后,逻辑是难以掌握的。而且,如果你想把一个脚本交给另外一个人,也很难交代清楚。

另外,并且脚本多样,不成体系,难以维护。线上系统会有Bug,其实发布脚本也会有Bug。

虚拟机大量地依赖于人工的调度,需要运维人员非常清楚,要部署在什么地方。另外VMware还有一个问题,它使用共享存储,会限制整个集群的规模,因为此时的应用不多,这个程度的规模还可以接受。

线上的高可用性,业务层的开发人员不会做任何事情,他认为是线上一旦出事,应该由运维集中处理,迫使运维服务的发布人员依赖虚拟化机制,来提供高可用机制。我们都知道VMware有非常著名的简化运维的高可用机制,比如FT、HA、DR等类似的机制。如果我们是从IT层来做高可用,有一个缺点,作为基础设施层来讲,它看上层没有任何的区别,所以没有办法区分业务优先级。比如说FT的模式,跑CPU指令,它不知道这是最核心支付的指令、还是日志的指令,再如数据中心之间的同步,存储层是无法区分交易数据和日志数据的。
另外网络、虚拟化、存储等基础设施,没有抽象化的概念,复杂度非常高,开发接不了这个工作,必须依赖运维,就要审批。由统一的一帮人来做,而且他们要考证书,比如,网络要有思科的证书,虚拟化要有VMware的证书,要特别专业才能做这件事情,因此会极大地降低迭代速度。业务方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走审批,运维部的人根本忙不过来,这是第二阶段的问题。
后来是怎么改变了这个问题?首先是业务层,业务层接的需求越来越复杂,迭代速度要求越来越快,这个时候单体应用跟不上了,需要进入服务化的架构,工程要拆分,要开始基本的注册发现,要实现自己的RPC。
应用层的改进会带来应用层的问题。比如,服务雪崩的问题。大量的请求堆积,一个进程慢了,把整个链路也都变慢了,所有人都在等着它缓过来。我们要进行熔断,快速尝试另外的服务。原来依赖很多内网负载均衡以及硬件负载均衡的维护代价比较大,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就会引来抖动的问题。所以相应的要有快速恢复、快速熔断的机制,一旦发现错误以后,我们要能够尽快的重试。
以上就是应用层的问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解决,又引入了新的问题。我把它称为“云原生怪圈”,应用向云原生的(Cloud Native)。它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应用层的服务数目会增多。第二个层次是资源层申请速度的灵活性会相对增加,这两个层次形成了一个圈。每家公司可能都存在这个圈,无论是从哪个起点开始,这个圈都可能会被激活。

一个起点是,很多公司的上面是单体应用,但下面先采购了容器,资源申请灵活性大幅度提高了。一旦灵活性提高了以后,会给应用层释放很多动力。原来申请一百个机器需要一个星期的审批流程,这时能不拆分就不拆分。而现在有了容器,他会认为我有了这么好的工具,我可以进行拆分了,反正不费劲,任何一个小部门创建一个小的环境都不费劲。
另外一个起点,先是应用层服务数目增多,给资源层越来越大的压力,然后会使得你原来七八点下班,现在变成十点多下班,然后十二点下班,压力越来越大,就会想办法增加资源层的灵活性。这个圈在整个DevOps的过程中会一直产生的。

微服务化了以后,我们会发现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接下来进入到云计算的平台。有很多人不理解云计算和虚拟化都是运用了虚拟化的技术,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云计算带来了非常大的不同,甚至是本质上的不同。如果你们内部上了一个云平台,或者上了公有云,但是你没有感受到资源申请的灵活性,那肯定是有些姿势用得不对。

这里,我总结了一下云计算带来的改变,主要有三大方面,分别是统一接口、抽象概念,租户自助。正是因为这三大方面,使开发和运维不像原来那样,有那么深的隔阂,而是开始逐渐互相靠近,开发部或者业务部开始进行一定的自助。
在这个阶段,要实现微服务框架与开源技术栈的统一。一开始微服务做的比较混乱,有用Spring Cloud,有用Dubbo的,需要一个统一的开源技术栈。另外,还要构建一个持续集成的平台,通过Agent和虚拟镜像部署软件包。
统一微服务框架之前,我们情况是这样的,一开始用服务注册服务发现,还是比较简单的。后来发现,我们还需要分流、需要降级、配置中心、认证鉴权、监控统计等,在业务代码之外加的越来越多,大家的代码写得到处都是,而且依赖于不同人的水平不一样,有的人写得好,有的人写得差,这就是一个当时遇到的问题。
后来我们就把它抽象成为了一个Agent,这个Agent在程序启动的过程中,通过jar直接带起来,使得统一的服务框架组件在Agent里面实现,并且提供统一的界面进行配置,这样业务方可以只写业务代码,基本上就搞定了这件事。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微服务治理平台,并且后期会和Service Mesh做一定的融合。
因此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时就有了发布平台。我们会把包放统一的对象存储上,通过Agent以镜像的方式进行下发。
这是我们的成果,内部都在用这款基于虚拟镜像的发布平台。
接下来又引入了新的问题,比如难以发现故障点、要引入故障注入服务,API版本混乱,这时需要引入API网关。
基于虚拟镜像的发布也很混乱,因为部署的应用越来越多,我们发现虚拟镜像的模板越来越多,会出现上千个无法复用的模板,好像每个小组织都有自己的一个东西,毕竟它还不是一个标准,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拥抱了容器的标准。并且Auto Scaling原来是基于虚拟镜像的,现在使用Kubernetes来做,同时实现了分布式事务。
到了这个阶段,中间加了Kubernetes这一层。这里的更新包括,OpenStack可以做物理机的下发,Kubernetes作为统一的对接资源的编排平台,无论是VMware上,还是KVM机器上,还是物理机上,公有云上,上面都可以有Kubernetes统一平台。这个时候只需要对Kubernetes下发一个编排,就可以实现跨多个地方进行部署。

在基于虚拟机的运行环境和PaaS中间件之外,基于Kubernetes也可以有自己的容器镜像和运行环境,以及基于容器镜像PaaS中间件。发布平台原来是对接API的,现在有了Kubernetes以后,它可以非常平滑的通过统一的平台切换到Kubernetes上,所以,做一个发布平台,后面的对接还是比较标准的。

应用层也会越来越多,比如说有基于容器镜像的弹性伸缩,服务网格,分布式事务,故障注入等。
有了Kubernetes以后,就进入了Dev和Ops的融合阶段。这时我们发现,当服务数目再增多的时候,运维的压力也更大,如果所有的东西都要运维来做,其实是实现不了的。因此,我们建议环境交付提前,比如说一个容器镜像里面的子环境让开发自己去把控。他知道自己改了哪些内容、哪些配置,不需要通过文档的方式交给运维来做。容器镜像还可以做一个很好的事,它是非常好的中介,是一个标准,不论在那儿都可以,所以就产生了左边的太极图。运维会帮开发部做一些事情,开发帮运维做一些事情,这个时候进入了开发和运维融合的机制。
因为容器有非常好的分层的机制,如果开发不想写,可以让开发写大部分的基础环境。
另外一个建议叫不可改变的基础设施。当规模大了以后,任何一个节点出现了问题,都很难排查,所以我们建议对任何环境的修改,都要在代码的级别上修改。在部署平台之前,代码是代码,配置是代码,单实例运行环境Dockerfile是代码,多实例的运行环境编排文件也是代码。
持续交付流水线,是以Master和线上对应的,自己分支开发的模式。按需自动化构建及部署,线上环境还是需要人工触发的,但基本上是通过流水线代码处理的方式来做的。
容器化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云原生怪圈”再次起作用。服务规模越来越大,增加速度越来越快,需求指数性增加,大家都需要一个环境。比如一个集群一千个容器,如果三个小组各开发一个项目,想并行开发,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环境,一下子需要三千个容器。这时候就需要中间件的灰度发布和流量染色的能力。
在最外层的网关上,可以做两个环境之间流量的分发,以及在微服务的Agent里面也可以做一个分发。最终,我们会有一个基准环境,就是Master对应的环境。
两个小组,一组开发了五个服务,另外一组开发了六个服务,他们部署的时候不需要一千个全部布一遍,只需要布五个,布六个。在请求调用的时候,从这五个里面互相调,不在这五个里面,在基准环境调,另外六个也是。这样就把三千个变成一千零十几个,环境大幅度减少。
这个时候环境的合并怎么办?环境合并和代码合并逻辑一致,统一在发布平台管理,谁后合并谁负责Merge。这是我们的一个效果,我们节省了非常多的机器。
有了流量染色功能,就可以做线上的灰度发布。这里我们会有几个环境,一个是预发类的环境,一个是小流量环境,还有一个主流的环境,测试的时候是可以进行染色。
我们以一天的整个开发周期举例子,每天早上初始化预发环境和小流量环境 开启引流,进入持续发布周期 代码发布到预发环境进行回归,预发环境为单节点部署 预发通过后发布到小流量环境,小流量环境三节点部署,滚动发布 小流量环境,开发测试及时跟进,观察异常情况,一旦碰到问题,第一时间关闭流量入口。相关问题定位debug可以在预发环境上进行 所有发布到小流量环境的版本合集,通过一个晚高峰的检测后,发布到线上环境。第二天同样是做此循环,每天都是这样的发布模式。
有了流量染色以后,还可以得到单元化和多机房的染色。如果我们做高可用,至少需要两个机房,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当一个机房完全挂了怎么办?微服务框架可以把它引流到另外一个机房。服务请求之后,还应该回来,因为应该本机房优先,毕竟本机房的容量大得多。所以我们建议整个部署模式,总分总的部署模式。

首先第一个总,要有统一的发布平台,无论发布到哪个Kubernetes,都应该通过一个平台。其次,你应该有一个多Kubernetes统一的管理,有多个机房,就有多个Kubernetes,我们并不建议跨机房。然后,我们建议应用层要有统一的视图,即使Kubernetes出现了问题,应用层可以把流量切到另外一个环境。就是这样一个总分总的模式。
另外Kubernetes也面临升级的问题,它更新比较快,经常升级。虽然业界有各种平滑的最佳实践,但是很难保证它升级的时候不出事。一旦Kubernetes出现状况,你也不想停里面的应用,可以采用分流的方式。
最终形成了云原生架构的技术栈,包括CICD、测试平台、容器平台、APM、分布式事务、微服务框架、API网关一栈式工具链。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BoRKt3l91ffPagtjExmYw

微服务网关Zuul

统一接入微服务网关做灰度:智能路由、AB测试、灰度测试、负载均衡、容灾处理、日志埋点
流量监控微服务网关做灰度:限流处理、服务降级
安全防护:鉴权处理、监控、机器网络隔离

便于直观查看Zuul微服务网关做灰度的路径和微服务微服务网关做灰度的映射。
(3)自定义过滤器:

(4)禁用过滤器

微服务架构中涉及的常见组件的名称以及作用

微服务架构中涉及的常见组件的名称以及作用

微服务架构中涉及的常见组件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微服务架构中涉及的一些常见组件名称以及作用。

服务注册中心微服务网关做灰度:注册系统中所有服务的地方。

服务注册:服务提供方将自己调用地址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微服务网关做灰度,让服务调用方能够方便地找到自己。

服务发现:服务调用方从服务注册中心找到自己需要调用服务的地址。

负载均衡:服务提供方一般以多实例的形式提供服务微服务网关做灰度,使用负载均衡能够让服务调用方连接到合适的服务节点。

服务容错:通过断路器(也称熔断器)等一系列的服务保护机制微服务网关做灰度,保证服务调用者在调用异常服务时快速地返回结果,避免大量的同步等待。
服务网关:也称为API网关,是服务调用的唯一入口,可以在这个组件中实现用户鉴权、动态路由、灰度发布、负载限流等功能。

分布式配置中心:将本地化的配置信息(properties、yml、yaml

等)注册到配置中心,实现程序包在开发、测试、生产环境的无差别性,方便程序包的迁移。

除此之外,读者在学习时,可能还会在一些参考资料中看到服务的健康检查、日志处理等组件内容。以上我们介绍了微服务架构中涉及的一些常见组件名称以及作用

哪些公司适合使用微服务架构?

对于一般的公司来说,微服务的实践有着很大的技术挑战,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合将整体架构拆分成微服务架构。一般来说,微服务架构更适合于未来具有一定扩展复杂度、具有大量增量用户期望的应用,比如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应用。这些公司不可能在业务初期购买大量或昂贵的机器,但微服务网关做灰度他们也必须考虑在成功后应对庞大的用户数量。此时,微服务架构已成为最佳选择。此外,对于那些规模大、业务复杂度高、跟踪时间长的项目,也适合考虑使用微服务架构。

在决定使用微服务架构之后,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将系统拆分为微服务。有关微服务的拆分,请参阅以下建议。
通过业务功能分解并定义与业务功能相对应的服务。

将域驱动设计分解为多个子域。

按照动词或用例分解,并定义负责特定操作的服务,例如一个负责完成订单的航运服务。

通过定义一个对给定类型的实体或资源的所有操作负责的服务来分解名词或资源,例如一个负责管理用户账户的账户服务。

由于每个公司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微服务的拆分在实际操作时,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细节问题,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但总体来说,项目在拆分时按照上述几点建议即可。如果想了解更多微服务架构相关的知识,可以了解 叩丁狼 学院java培训课程。 关于微服务网关做灰度和微服务灰度发布框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微服务网关做灰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微服务灰度发布框架、微服务网关做灰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Javassist之一秒理解java动态编程
下一篇:插件系统接口设计(插件系统接口设计规范)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