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接口管理 论文(API实例)

网友投稿 1136 2023-02-2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API接口管理 论文,以及API实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API接口管理 论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API实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企业信息门户的设计与架构,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呀

1 引言
门户网站API接口管理 论文的制作和维护主要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部分API接口管理 论文,呈现给用户浏览器的是前台的网站部分,这一部分提供给用户大量的万维网上的信息供用户浏览和使用;后台部分一般不与用户打交道,由专业人士对后台的信息进行管理。它主要包括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控制着前台网站的功能和表现形式,而数据库服务器则用来存放大量的万维网上的信息资源。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门户网站的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就是网站的建设过程,它们一般从网页的设置和布局方面来考虑。网页设计的总体原则是要把万维网上的信息资源集中在一个互联网页面上,有利于简化用户对有用信息的查寻。而其具体的处理过程,则是根据不同的门户类型来确定不同的页面构成。如果每次建立一个新的门户网站都需要从最低层的网站的设计着手将是一个重复而繁琐的工作,包括网站页面的布局和设置,后台数据库的描述,信息资源的整合等方面。
企业门户网站开发平台是一个门户网站的自动生成系统,使用者利用该自动生成系统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建立具有类似性质的企业门户网站。信息门户网站的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并不仅仅是要设计一个网站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功能。这样,无论是谁,即使他根本不懂网站的制作和数据库的维护等相关的知识,只要会使用浏览器,就同样可以在系统的指导下制作一个专业的门户网站。
2 企业门户网站开发平台设计原则
(1)系统的建设应该统一考虑,系统可重用。它不是简单的一个网站,它更多的是一个体系架构和框架,以及为实施这个体系架构的一套规范、方法和工具。
(2)可用和实用性。建立企业信息门户并不是使用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应用将企业所有现有的应用替换,它是建立一个信息、服务的集散地。在这个集散地,企业现有的应用可以集中展现出来,同时,用户可以在这里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3)可扩展性。企业信息门户不仅需要将现有的应用集成起来,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新的应用,新的需求被提出和完成后,可以比较方便的将其纳入整体体系。
(4)应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企业信息门户集成的各类信息非常多,所以,要求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各类不同的信息。
(5)安全性。信息门户集中了整个企业多方面的信息,但企业的信息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开放的,安全性就是指必须能够控制可以利用的企业信息门户框架下提供的服务。并将这种安全性和整个企业基础网络架构统一起企业信息门户的设计原则来。使得服务只能被授权的用户获取。这就需要提供统一的用户和信息管理。
(6)灵活性。该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之间是松耦合的,添加和删除模块非常方便,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向系统中间添加功能也将非常简单。
(7)利用成熟的技术和方法,重在整合。企业信息门户和现有系统与网站之间是一个整合的关系。己经建设成的信息服务被纳入企业信息门户,这是通过向企业信息门户提供必要的入口信息,从而通过企业信息门户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发布其服务,但服务的内容完全由现有的系统提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的知识信息投资和经验。
3 企业门户网站开发平台设计思想
信息门户网站的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并不仅仅是要设计一个网站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功能。这样,无论是谁。即使他根本不懂网站的制作和数据库的维护等相关的知识,只要会使用浏览器,就同样可以在系统的指导下制作一个专业的门户网站——这就是该系统的设计思想。
基于该设计思想,本网站需要有一个类似于Windows向导一样的界面,指导用户使用我们的网站系统;当然如果用户已经通过我们的网站定制了一套自己的门户网站的话,那么也可以直接进入他所需要的网站里面去;当用户按照系统指定的步骤完成后,在各个步骤中所涉及到的用户的信息将会自动存入到后台数据库而无须系统管理员手动添加;前端又会通过Web页面自动呈现给用户,当然这些信息要求不能杂乱无章,需要排序和分页以提高网站的整体美观和方便使用者浏览。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在技术上。要求该系统具有“记忆”功能,系统给每一个门户网站分配唯一的一个ID号。当新增加一个门户网站时。该网站的ID号将会被自动的存入系统,而不是象以往Web页面的“无记忆”状态;当再次进入先前设置过的门户网站时,系统会调出它的ID号进入以前的网站,这就好比要“唤起记忆”一样。本网站系统虽然较为复杂,但它毕竟还是一个网站,因而Web中的交互式程序设计,页面信息的导航和分页还有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等都是本网站设计的关键技术。
根据以上设计思想,规划本系统的设计原理图如图1所示API接口管理 论文

4 企业门户网站开发平台主要功能
4.1 多站点、多栏目管理
一套系统可维护多个站点,如维护企业的外部门户、内部门户、英文版、日文版等,确保企业网站的可持续发展。可随时切换到自己工作的网站。每个站点可包括任意的栏目及子栏目,栏目包括一般栏目和引用栏目(如头条新闻、图片新闻等),可任意调整显示顺序。
4.2 所见即所得的内容编辑模块
用户可以直接从Microsoft Word中,直接剪切、拷贝过来,只要会用Word,就能进行丰富的页面制作。系统提供可视化编辑环境,用户可以在内容编辑中,插入图片、表格,改变字体、字体大小、对齐等。所见即所得。
4.3 所见即所得的模板制作
模板语言标准、简单,无需编程。模板中可包含其他模板,如网站的栏目菜单条、网站的左边子栏目列表等通用部分,可极大地提高模板制作的速度和质量。模板基于浏览器的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方式,用户可以在模板编辑中,插入图片、表格,改变字体、字体大小、对齐等。所见即所得。
4.4 自动部署网站
采用静态页面生成技术。将内容库中的内容结合HTML页面风格模版,生成最终的HTML页面。这些静态的HTML页面通过设置的FTP配置,自动复制到Internet的Web服务器上去。在最终的Web服务器上,无需数据库支持。系统对每个站点,支持定时发布,指定时间间隔后,系统就自动执行页面生成、部署,无需人工管理。
4.5 公告模块
支持弹出、滚动和全部三种公告类型。公告内容提供HTML编辑器。支持频道通用公告、首页公告及各频道的独立公告。公告列表功能可显示全部公告的链接及页面,公告具有一定的有效期,在有效期过后自动不显示过期的公告。
4.6 用户模块
管理员与会员分开管理,可以单独指定每个管理员管理的权限和会员组在每个栏目的浏览、查看、添加权限。每个会员组的权限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会员有发布权限、评论权限、短消息权限、收藏夹权限、上传文件权限、商城权限等权限和个人文集功能、个人图片集和个人下载集功能。
4.7 数据库模块
系统可支持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支持数据库的在线备份、在线还原、在线压缩等。另外系统还具有新闻/文章模块、下载模块、图片模块、留言模块、视频模块、统计模块等。
5 平台实现技术
系统将采用三层B/S结构,由浏览器、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这是当今计算机网络分布式应用程序设计的总体趋势。三层结构的应用程序设计遵循开发的标准,保留了两层结构优点的同时。简化了程序设计的复杂度。中间层应用服务器,通过提供资源池和缓冲区等机制,能更有效的管理系统各种资源;通过标准的API接口实现对后台访问,并向客户端程序屏蔽了所有资源访问的细节。客户端程序更容易被开发和维护,因为他们不易受到后台程序变动的影响。
表示层采用ASP.NET+XML+XSL技术。XML-XSL技术是真正将表示与数据分开,XML只专注于传递数据及其结构。再配合上XSL就使得设计者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很方便的改变显示的样式、风格,或者转换成各种形式的显示标记语言,以其他终端显示设备,如PDA,手机等,而不仅仅是HTML浏览器。由于XML和XSL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基于它们开发发布系统,不但方便程序功能的实现,最重要的是拥有大量的厂商支持,而且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系统的应用逻辑以及功能模块由.net来实现。应用.net技术开发的应用系统。开发人员只需要专注于系统逻辑的实现,而不需要太多理会系统底层调用的问题,如事务行为、系统安全、连接池、网络访问和线程通信等通用的问题,可以大大缩短开发的时间。
6 结束语
企业门户网站开发平台是一个门户网站的自动生成系统,使用者利用该自动生成系统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能方便的建立企业门户网站。本文介绍了企业门户网站开发平台各个模块的功能,探讨了平台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内容。给出了平台分析与设计方案,方案综合采用多种先进理论、技术和工具,并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以确保能高质量的实现平台。

中国知网api是什么意思

中国知网api就是通过建立一个大数据论文系统,通过api函数进行检索查找的功能。
API的英文全称(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WIN32 API也就是MicrosoftWindows 32位平台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所以可以认为API函数是构筑整个WINDOWS框架的基石,在它的下面是WINDOWS的操作系统核心,而它的上面则是所有的华丽的WINDOWS应用程序。 API是应用程序接口。你可以在其他的程序中,通过一定的规范通过API发送信息给另一个程序,并接收返回的结果
知网api就是运用此等方法的。

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3000字

在图书馆管理中API接口管理 论文,图书管理系统是图书室API接口管理 论文的核心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下面是API接口管理 论文我为大家整理的图书管理系统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篇1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

引言API接口管理 论文:校园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是国家 教育 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完善,对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标准也越来越高。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非常强大,系统操作简单灵活,易学易用,易于维护。适用于各高等院校的图书馆。

校园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完善,对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标准也越来越高。传统手工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员而言,工作繁琐而艰巨,同时对读者借阅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带来诸多不便,逐渐出现信息资源流通效率低、服务不够细致严密等问题。 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发挥校园图书馆这个信息交换中心的应用效率。图书馆管理系统打破了传 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以系统性、实用性为原则,最大限度提高图书馆管理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服务为目标 ,建立起了一套系统高效的数字自动化管理服务流程,极大的减轻了图书管理的工作量,有效的提高了 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分层组件技术的应用,使每个功能和业务模块实现网络集成化的分配管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能够满足较大型用户的需要。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图书馆传统手工管理工作流程中图书编目、图书检索、图书流通和读者管理这四个主 要组成环节进行全面分析,从图书采验到馆后,图书馆管理员将图书详细信息(包括:ISBN号、正题名、 作者、出版社、价格等),编目录入到计算机,为减轻管理员传统繁复的手工分配工作,系统自动建立 书籍管理的财产号、唯一标识每本图书的识别条码和图书检索目录。对于图书检索,读者可以通过与图 书馆联网的 其它 任何一台计算机登陆访问馆藏目录,选择多种方式进行图书检索。

针对热门图书流通率 高以及一般中小学校学生课余支配时间有限的实际情况,提供网上馆际图书预借功能,管理员按预借表 目顺序提前为读者的借阅资料作合理调拨和准备,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广的借阅时间和空间。为更加有效 的配合图书的流通管理工作,读者也可以通过这个查询终端对个人借阅时间、预借情况、图书催还、罚 款记录等借阅情况进行查看了解。同时建立一个详细的读者信息管理库,按读者不同类别设置不同服务 标准进行区分管理。系统综合每个环节提供关联统计,帮助管理员全面准确的了解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 库的流通情况以及馆藏动态。科学准确的条码识别技术贯穿服务于整个图书信息录入、流通和读者借阅工作,减少了手工误差,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图书馆管理系统特点:

1.丰富的报表

图书馆管理系统提供丰富的报表(供有几十种报表),不仅可以打印出来,还可以导出到各种格式文件的文件,可以直接发布到校园网络上或提供给其API接口管理 论文他部门使用。可以说目前图书馆所需要的各种报表,系统都能提供。特别是根据学校用户要求开发的一些功能很受学校图书馆用户的欢迎,例如毕业班催还清单报表、图书借阅或读者排行榜、按工具书与教参等介质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的报表、按藏书地点进行分类统计等一些非常实用的个性化报表。并且可以将报表导出到指定格式的文件中,以便进行数据交换或直接连接到校园网上。

2.图书远程编目

图书馆管理系统提供Z39.50的客户端,并与编目系统完整的结合,不仅实现本地书目总库的查重,本地共享编目库的套录,也实现与INTERNET上其他编目中心数据库的连接,达到免费套录异地数据库中的编目数据,大大提高了图书编目速度,又节约了成本。

3.系统方便实用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专为高等院校图书馆特殊群体量身设计的,系统界面友好,操作非常方便,只要培训半天,用户即能流畅自如地操作。实践证明,不管学校图书馆是否有专业的管理人员,都能够管理出一个专业的图书馆。

图书编目建库是图书馆中一个最重要,也是最花时间的工作,系统应该在考虑到编目数据的共享、远程数据套录的同时,在编目的操作中也考虑的非常细致,比如在编目时,在需要输入汉字的地方,系统将自动出现本用户习惯使用的汉字输入法,而减少编目人员的操作步骤,提高建库速度。

4.打印图书标签方便

图书标签的打印和粘贴是一件非常麻烦和费事的工作,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标签打印非常方便,不仅提供标签的批量打印、标签补打,并且提供按各种条件、顺序来选择打印,根据自身的标签规格来自定义打印方式。方便的打印标签方式为贴图书标签提供了便捷。

5.图书入库方便快捷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图书入库非常方便快捷,在录入图书条形码时不指定其地点,加快图书编目的录入速度,在真正入库处才指定图书的入库地点,这也避免图书入库错误,导致图书所在库并不是先前指定的库,引起图书书库的混乱。系统提供了批量入库和单本图书的入库,可以快速的将每本图书入到指定的书库中。而清楚的图书入库清单报表,也提供管理员一个清楚的依据。

6.图书借还非常方便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图书借还非常方便,借书、还书、续借、罚款等都在一个界面中,图书的借还根本不用考虑什么,只要使用条形码阅读器扫描图书条形码或借书证条形码即可,系统将自动进行“借”与“还”,不需要用户选择。对逾期还书的处理一般图书软件只提供罚款的处理方式。

7.借书证信息管理灵活方便

读者借书证的管理中,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对读者管理非常灵活,按入学年度分成不同的读者类型,这在读者批量注销(如毕业)时将操作非常方便快速。读者信息中也可以加入读者的相片,在借还图书时可以方便的检查借书的读者是否是其本人,防止借书证丢失后的损失。

8.数据完整、一致性好

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均采用MsSql数据库,并在数据库表级对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约束,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方便的数据库备份,防止运行环境的突然崩溃(如硬盘损坏、系统遭病毒破坏)而不至于影响数据库中的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来获得和处理信息是当今信息管理的一大特点。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非常强大,系统操作简单灵活,易学易用,易于维护,适用于各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它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能最大程度提高操作人员的办公效率。

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篇2

试谈中小型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了方便管理人员对图书馆书籍、读者资料、借还书等进行高效的管理,在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前提下,采用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可以提高其管理效率。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管理效率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及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也先从传统的图书馆发展到自动化图书馆,再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图书馆,这些变化使得图书馆的形象越来越现代化,人们查找资料也更加方便。对于一些小图书馆和一些图书室来说,由于工作人员比较少,长期以来,作为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图书借阅一直未能很好地开展。在平常的图书借阅工作中, 由于大部分读者不熟悉图书馆藏书,且对图书排架分类的不了解,往往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其所需的书。为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利用已有的办公局域网络条件,将馆藏书籍做成基于WEB的查询系统,实现图书在一个单位的网络内甚至Internet上查询,可使图书查询和借阅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从而使图书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一、问题定义及系统背景

本系统是为了方便用户对图书的管理开发的。要求系统界面友好,使用简单,提供对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和图书流通情况的编辑、查询、统计报表等全面的数据管理功能,同时使用户能方便的进行图书的出借、返还等操作,并提供预约、续借,馆际互借等功能。此外系统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三、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协助图书馆管理员实现各种日常事务的管理。系统维护数据库,保存图书和读者的资料以及图书流通情况的资料,便于管理员管理图书和读者的有关数据,还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并按所需格式和方式输出。利用这些数据,系统可协助管理员进行读者的图书出借、返还、预约和续借等操作,读者身份认证和借书权限认证等都可由系统承担,大大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此外,对于系统本身的维护,系统具备一定的安全机制和信息备份机制,对用户分级管理,设置用户权限,保证 系统安全 性;提供数据库文件的备份功能,按用户要求备份,防止意外数据丢失影响系统工作。通过需求分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具体描述如下:

(1)图书信息维护:主要完成图书馆新进图书的编号、登记、入馆等操作。

(2)读者信息维护:主要是完成读者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只有是系统中的合法读者才有资格进行图书的借阅活动。

(3)借书/还书处理:主要完成读者的借书和还书活动,记录读者借还书情况并及时反映图书的在库情况。

(4)读者借阅记录:让每位读者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借书情况,包括曾经借阅记录以及未还书记录。

(5)图书书目检索:读者能够根据不同的信息(如书名、作者、关键词等)对图书馆的存书情况进行查找,以便快速的找到自己希望的图书。

(6)图书超期通知:为图书管理员提供一个统计信息,能够统计出到目前为止逾期未归还的图书及相应的读者信息。

三、可行性研究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要为每个借阅者建立一个账户,并给借阅者发放借阅卡,账户中存储借阅者的个人信息、借阅信息以及预定信息。持有借阅卡的介于这可以借阅书刊、返还书刊、查询书刊信息、预定书刊并取消预订,但这些操作都是通过图书管理员进行的,也即借阅者不直接与系统交互,而是图书管理员充当借阅者的代理与系统交互。

1.系统设计目标

(1)对图书资源进行分类,发布到网上,以供读者阅读或查询。

(2)为读者提供图书检索功能,读者能方便地阅览电子图书,建立书签。

(3)图书馆管理员能对读者的用户名、密码及权限进行管理。

(4)图书馆管理员能够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密码进行登录、查询、修改图书馆藏书信息并能对阅览者的信息进行浏览、添加、删除、修改操作。

(5)该系统还应能对借阅者的借书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并计算自动计算借阅时间;根据软件设置,系统自动选择对于超时归还者的惩罚办法。

2.分析系统建设在各方面的可行性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可从技术、经济、操作、组织、社会5个方面进行。

(1)技术可行性由于网络的普遍应用,使的期刊管理业务非常的方便,无需再进行网络的建设。ASP.NET对数据库的支持好、开发难易度容易、使用简单的Windows平台、对组件的支持,采用编译之后执行的方式。SQLServer数据库和ASP.NET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开发出实用、简便、高效的基于网络的期刊管理系统。因此技术上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一方面,系统的开发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管理和维护费用。另一方面,系统的开发可以较好地解决图书馆因日常事务繁杂而造成的处理效率低,出错率偏高的局面,并可以及时了解各项日常事务的进展情况,为及时调整库存资料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明确工作目标,同时还可以减少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书本流通量。

(3)操作可行性计算机以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作为人类脑力劳动的有利助手登上历史舞台后,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现代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学校的信息处理能力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且系统逐步从单项事务信息处理系统迅速向综合服务(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本系统使用界面良好,易于操作。图书馆拥有一批较高素质的员工,只需了解相关知识,就可熟练操作本系统了。

(4)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选择 经验 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此系统的开发只需要编程技术纯熟的学生,配合熟悉的系统开发过程及熟悉图书管理流程的人即可完成,在学校符合这样要求的人挺多,可组成系统开发团队,所以在组织上市可行的。

(5)社会可行性此系统主要针对图书馆,而且是给图书管理员减负,促进图书馆图书有序、安全、高效管理的系统,对社会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综上可得,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在技术、经济、操作、社会上都是可行的。

结语:

综上所述,开发中小型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软件已经很有必要,并且实现研究服务于实践的原则。从而在图书馆对新旧书的反应;对书籍借阅的管理能力;对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软件操作的适应时间和操作感觉这些方面都将大大的提高的同时,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篇3

试谈图书管理系统安全稳定性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和标准化的数据库语言。Mysql可以说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开源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是一个真正的多用户、多线程SQL数据库服务器。Mysql开放源码,快捷灵活、稳定和容易使用等优点决定了其在中小型管理系统应用的优势。本文以基于Mysql网络数据库的图书管理系统为例,从安全稳定性要求和采取的安全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1Mysql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优势

1.1Mysql的基本特性与应用

Mysql与其他大型数据库Oracle、DB2、SQLServer等相比,有自身的不足之处,但是没有影响到Mysql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在个人或者是中小型的企业,Mysql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与作用。Mysql开放源码,具有快捷灵活、稳定和容易使用等优点,并有效的提供了PHP、C,C++,JAVA和HTML等主流前端开发软件的API接口。支持多种 操作系统 包括Windows、Linux、Solaris、MasOS等。目前,搭建动态网站或者服务器的开源软件组合有典型的网络架构LAMP,极大地方便了开发者。Mysql应用非常广泛,Google、facebook、等使用Mysql作为网络数据库。

1.2Mysql应用于图书管理系统的优势

Mysql应用于图书管理系统的优势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免费开源优势,如果再使用linux操作系统,可以减少购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开销。二是多种平台支持的优势,Mysql可以与多个平台进行有效的连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三是中小型数据库灵活稳定的优势,在设计Mysql程序的时候,加入了SQL中没有的一些补充条件,更加的适用于在中小型数据库中使用。图书管理系统通常要保存用户信息、图书信息和借阅信息,以及建立相关的书籍查询等,数据仓库并不是很庞大,因此,使用Mysql来管理数据非常合适。

2基于Mysql的图书管理系统安全稳定性分析

高校图书管理系统是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库,通常采用B/S的体系结构,因此,在浏览器层、Web服务器层、数据库服务器层都会存在安全性要求,以及在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只有控制好图书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才能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较高的稳定性,包括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要保持Mysql数据库的正常运行轨迹。(2)数据的保密性能,对客户信息、访问浏览量、客户端等进行有效的保密。(3)运行的速度很快,包括浏览器端、数据库服务器端的访问速度,以保证数据信息在查找、修改等方面的快速反应。(4)数据的备份与数据的恢复功能。数据库服务器中,包括图书信息、借阅图书记录、客户账号等在内的相关数据的安全问题,是保证图书管理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要采取严格的防范 措施 ,同时,当发生数据故障的时候,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数据与系统。

3基于Mysql的图书管理系统安全稳定性策略

图书管理系统通常采用三层B/S结构模式,即用户层、Wed服务器层和数据库层。图书管理系统要注意提高数据库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安全策略。

3.1优化数据库设计

比如,在遵循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基础上,优化表设计适当增加中间表或增加冗余字段以减少连接查询所花的时间,优化JOIN操作和子查询尽量使用全连接避免产生中间表,尽量避免LIKE关键字和通配符进行查询。另外,还可以修改my.ini文件,对相关参数如sort_buffer_size、read_buffer_size、query_cache_size、max_connections等,设置合适的缓冲区大小和MySQL允许的最大连接进程数,以优化服务器提高系统性能,提高保证图书信息资源查询效率。

3.2数据容灾与备份机制

要定期地进行数据备份,保护图书书目数据、流通数据、客户信息等。定期的进行数据库的重组工作,增强数据库的使用性能。用好MYSQL的容灾与备份机制,比如:建立主从数据库集群,采用MySQL复制;制定数据库备份/恢复计划;启动数据库服务器的二进制变更日志;定期检查数据表;定期对备份文件进行备份;把MySQL的数据目录和备份文件分别放到两个不同的驱动器中,等等。

3.3帐户安全策略

可以从账户安全检查、系统内部安全措施、哈希加密等方面着手进行。比如,检查用户表mysql.user是否有匿名空账号(user=‘’),如有应将其删除。使用哈希加密帐户密码。加强客户的登录认证,尤其是服务器主机的登录认证。在主数据库创建从数据库操作所用的用户,并指定使用SLL认证等等。

3.4网络安全和操作系统安全策略

在网络安全策略方面,利用NAT技术,有效的防止发生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现象,将局域网络内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隐蔽。正确设置计算机操作系统,确保客户使用真实身份,登录具有合法性。此外,还可以设置系统的实时监控,优化网络防火墙、文件加密以及杀毒软件技术的升级,等等。

4结语

综上所述,要确保基于Mysql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要考虑很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容灾与备份、帐户安全,以及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图书管理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能保证了信息数据的安全、稳定性与高效,保证了客户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平台中有效的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晋征.论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安全性研究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3):27-29.

[2]阳学军.基于网络和人工智能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59-61.

[3]林爱鲜.基于神经网络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2(4):48-50.

[4]田华.图书馆分布式数据库安全技术研究[J].现代情报,2007(4):161-163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图 书管 理系 统毕 业论 文”

求access数据库论文的参考资料?

存取对象变量库结构作为一个功能较完备的Windows软件开发平台API接口管理 论文,Visual Basic专业版提供了对数据库应用的强大支持。尤其提供了使用数据控件和绑定控制项,使用数据库存取对象变量(Data Access Object Variable),直接调用ODBC 2.0 API接口函数等三种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对其标准内置的Ms Access数据库,它可以提供不弱于专业数据库软件的支持,可以进行完整的数据库维护、操作及其事务处理。在VB中,将非Access数据库称为外来数据库。对于FoxPro、dBASE、Paradox等外来数据库。虽然借助VB的Data Manager 能够对这些数据库进行NEW、OPEN、DESIGN、DELETE等操作,但在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中并不能从底层真正实现这些功能。本文从使用数据库存取对象变量的方法出发,实现了非Access格式数据库(以FoxPro数据库为例)的建新库、拷贝数据库结构、动态调入等操作,阐述了从编程技巧上弥补VB对这些外来数据库支持不足的可行性 。
一 、 VB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具体的VB的数据库结构。
VB数据库的核心结构是所谓的MicroSoft JET数据库引擎,JET引擎的作用就像是一块"面 板",在其上可以插入多种ISAM(Indexed Sequential Access Method,即索引顺序存取方 法) 数据驱动程序。JET引擎为Access格式数据库提供了直接的内部(build-in)支持,这就是VB对Access数据库具有丰富支持的真正原因。
VB专业版中提供了FoxPro、dBASE(或 Xbase)、Paradox、Btrieve等数据库的ISAM驱动程序,这就使得VB能支持这些数据库格 式。另外,其他的许多兼容ISAM的驱动程序也可以通过从厂商的售后服务得到。因而从理论上说,VB能支持所有兼容ISAM的数据库格式(前提是只需获得这些数据库的ISAM驱动接口程序)。
由上可见,Ms JET引擎实质上提供了API接口管理 论文:一个符合ANSI标准的语法分析器;为查询结果集的使用而提供的内存管理功能;同所支持的数据库的外部接口;为应用代码提供的内部接口。实际上,在VB中从一种数据库类型转化为另一种数据库类型几乎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的代码修改。而且,尽管dBASE、Paradox本身的DDL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即数据定义语言)和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即数据操纵语言)是非结构化查询的,但它们仍然可以使用VB的SQL语句和JET引擎来操纵。
从VB的程序代码的角度来看,ODBC,ISAM驱动程序以及Ms Access数据库的整个外部结构够可以统一为一个一致的编程接口。也即是说,提供给VB应用程序员的记录集对象视图同所使用的数据库格式及类型是相互独立的。即对FoxPro等数据库仍然可以使用众多的数据库存取对象变量,这就为非Access数据库的访问提供了最重要的方法。
二 、使用非Access数据库时的参数设置及配置文件的参数读取如果在VB的程序中使用了数据库的操作,将应用程序生成EXE文件或打包生成安装程序后,则必须提供一个配置 (.INI)文件,在INI文件中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进行设置。如果找不到这个INI文件, 将会导致不能访问数据库。通常情况下,INI文件的文件名和应用程序的名称相同,所以如果没有指明,VB的程序会在Windows子目录中去找和应用程序同名的INI文件。可以使用VB中的SetDataAccessOptions语句来设置INI文件。
SetDataAccessOptions语句的用法如下:SetDataAccessOptions 1 ,IniFileName其中IniFileName参数指明的是INI文件的带路径的文件名。值得注意的是,当应用程序找不到这个INI文件时,或在调用 OpenDataBase函数时对其Connect参数值没有设定为VB规定的标准值,如对FoxPro 2.5格式设定为了" FoxPro;"(应为" FoxPro 2.5; "),或者没有安装相应的ISAM驱动程序,则此时VB会显示一条错误信息" Not Found Installable ISAM "。通常,INI文件在应用程序分发出去以前已经生成,或者在安装时动态生成,也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自己生成。 通常这种 INI文件中有" [Options]"、"[ISAM]"、" [Installed ISAMs]"、"[FoxPro ISAM]"、"[dBASE ISAM] " 、" [Paradox ISAM] "等设置段,对于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则还应有一个属于应用 程序自己的设置段如" [MyDB]”。可在其中设置DataType、Server、DataBase、 OpenOnStartup、DisplaySQL、QueryTimeOut等较为重要的数据库参数,并以此限定应用程序一般的运行环境。 Windows API接口函数在Kernel.exe动态链接库中提供了一个OS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函数,此函数能按Windows下配置文件(.INI)的书写格式写入信息。
在通常情况下,应用程序还需要在运行时读取配置文件内相关项的参数。比如PageTimeOut(页加锁超时时限)、MaxBufferSize(缓冲区大小)、LockRetry(加锁失败时重试次数)等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读取对应用程序运行环境的设定、潜在错误的捕获等均会有很大的改善。
设此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为MyDB.INI,则具体过程如下:Funtion GetINIString$( Byval Fname$ ,Byval szItem$ ,Byval szDeFault$ ) ' 此自定义子函数实现INI 文件内设置段内参数的读取Dim Tmp As String,x As Integer Tmp = String( 2048,32 ) x = OSGetPrivateProfileString(Fname$,szItem$ , szDefault$,Tmp,Len(Tmp) ," MyDB.INI " ) GetINIString = Mid$( Tmp,1,x ) End
Function以下这些函数的声明可写在模块文件内,且每个函数的声明必须在一行内Declare Function OSGetPrivateProfileString% Lib "Kernel" Alias "GetPrivateProfileString" (ByVal AppName$, ByVal KeyName$, ByVal keydefault$, ByVal ReturnString$, ByVal NumBytes As Integer, ByVal FileName$) Declare Function OS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Lib "Kernel" Alias "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ByVal AppName$, ByVal KeyName$, ByVal keydefault$, ByVal FileName$) Declare Function OSGetWindowsDirectory% Lib "Kernel" Alias "GetWindowsDirectory" (ByVal a$, ByVal b%) Sub Form1_Load( ) Dim st As String Dim x As Integer Dim tmp As String tmp = String$( 255, 32 ) '
INI文件内为各种数据库格式指明已安装的相应ISAM驱动程序x = OS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Installable ISAMS", "Paradox 3.X", "PDX110.DLL", "MyDB.INI" ) x = OS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Installable ISAMS", "dBASE III", "XBS110.DLL", "MyDB.INI" ) x = OS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Installable ISAMS", "dBASE IV", "XBS110.DLL", "MyDB.INI" ) x = OS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Installable ISAMS", "FoxPro 2.0", "XBS110.DLL", "MyDB.INI" ) x = OS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Installable ISAMS", "FoxPro 2.5", "XBS110.DLL", "MyDB.INI" ) x = OS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Installable ISAMS", "Btrieve", "BTRV110.DLL", "MyDB.INI" ) x = OS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dBase ISAM", "Deleted", "On", "MyDB.INI" ) ' 指明 INI文件的位置x = OSGetWindowsDirectory( tmp, 255 ) st = Mid$( tmp, 1, x ) SetDataAccessOption 1, st + "/mydb.ini" '获得INI文件一些参数 gwMaxGridRows = Val(GetINIString( " MyDB.INI " ,"MaxRows", "250" )) glQueryTimeout = Val(GetINIString( " MyDB.INI " ,"QueryTimeout", "5" )) glLoginTimeout = Val(GetINIString( " MyDB.INI " ,"LoginTimeout", "20" )) End Sub
三 、数据存取对象变量对外来数据库编程的方法及其实例在VB专业版数据库编程的三种方法中,第二种-使用数据库存取对象变量(DAO)的方法最具有功能强大、灵活的特点。 它能够在程序中存取ODBC 2.0的管理函数;可以控制多种记录集类型:Dynaset,Snapshot 及Table记录集合对象;可以存储过程和查询动作;可以存取数据库集合对象,例如 TableDefs,Fields,Indexes及QueryDefs;具有真正的事物处理能力。因而,这种方法对数据库处理的大多数情况都非常适用。
由于VB中的记录集对象与所使用的数据库格式及类型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在非Access数据库中也可以使用数据库存取对象变量的方法。因而 对FoxPro等外来数据库而言,使用数据库存取对象变量的方法同样也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VB的标准版中仅能使用数据控件(Data Control)对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访问,主要的数据库存取对象中也仅有Database、Dynaset对象可通过数据控件的属 性提供,其它的重要对象如TableDef、Field、Index、QueryDef、Snapshot、Table等均不能在VB的标准版中生成,所以使用数据存取对象变量的方法只能用VB 3.0以上的专业版。
(一)、非Access数据库的新建及库结构的修改VB专业版中的数据库存取对象变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用于数据库结构的维护和管理,另一类用于数据的存取。其中表示数据库结构时可以使用下面的对象:
DataBase、TableDef、Field、Index,以及三个集合 (Collection): TableDefs、Fields和Indexes 。每一个集合都是由若干个对象组成的,这些数据对象的集合可以完全看作是一个数组,并按数组的方法来调用。一旦数据库对象建立后,就可以用它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修改和数据处理。对于非Access数据库,大部分都是对应于一个目 录,所以可以使用VB的MkDir语句先生成一个目录,亦即新建一个数据库。而每一个非 Access数据库文件可看作是此目录下的一个数据表(Table),但实际上它们是互相独立的。
下面是新建一个FoxPro 2.5格式数据库的程序实例。
Sub CreateNew ( ) Dim Db1 As database , Td As TableDefs Dim T1 As New Tabledef , F1 As New Field , F2 As New Field , F3 As New Field Dim Ix1 As New Index Dim Path As String Const DB_TEXT = 10 , DB_INTEGER = 3 ChDir "/" Path$ = InputBox( " 请输入新路径名: ", "输入对话框" ) MkDir Path$ ' 新建一个子目录Set Db1 = OpenDatabase(Path$, True, False, "FoxPro 2.5;") Set Td = Db1.TableDefs T1.Name =
"MyDB" '新建一个数据表,数据表名为MyDB F1.Name = "Name" , F1.Type = DB_TEXT , F1.Size = 20 F2.Name = "Class" , F2.Type = DB_TEXT , F2.Size = 20 F3.Name = "Grade" , F3.Type = DB_INTEGER T1.Fields.Append F1 '向数据表中添加这些字段T1.Fields.Append F2

工资管理系统论文

工资管理系统
摘自API接口管理 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设计网 http://www.lw51.com
提纲
一、 引言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本论文的目的、内容及作者的主要贡献
二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介绍
三、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1、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2、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
四、建议的方案
1、 数据库方案
2、 菜单控制
五、系统结构与模型
1、推荐方案
2、支持环境
3、 数据流程图
4、 系统功能图
5、 系统管理流程图
6、数据字典
六、系统实现技术
1、功能
2、性能
3、系统库结构
七、详细设计
1、 程序设计语言
2、 详细设计方案
结束语
参考文献摘要:
本系统为工资发放系统。采用的开发工具是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使用的技术有:数据库的访问;菜单控制。系统能够提供对工资发放各明细项目的数据编辑API接口管理 论文,自动计算出工资发放各项合计数据及代扣项目数据;可自主设定条件从而达到对工资数据的多角度查询功能;方便导入、导出数据及输出报表;并可转换成适合与银行UNIX平台接口的数据形式以便于委托银行办理代发工资业务。财务部门人员以管理员身份登录,对本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进行管理;而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作为一般用户登录本系统时,数据编辑程序、数据导入程序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程序自动关闭,从而控制本系统的工资数据编辑、数据导入及用户增、删功能只能由财务部门人员操作。实现API接口管理 论文了财务部门对本单位工资发放系统的集中管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支持运行的环境:Microsoft Window98/95/me
数据库的接口:Microsoft Access Driver。
关键词:工资,管理
一、引言: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工资发放软件不少。但是,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发放来说,不需要太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同时满足财务部门、单位其他相关部门及代发单位三方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用户(财务部、其他相关部门、银行)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工资发放软件。
2、本论文的目的、内容及作者的主要贡献
2.1、目的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工资发放软件不少。但是,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发放来说,不需要太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同时满足财务部门、单位其他相关部门及代发单位三方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用户(财务部、其他相关部门、银行)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工资发放软件。
2.2、内容
实现本单位财务部门对工资发放的集中管理。可供财务人员对本单位的人员工资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导入、导出文件、输出报表,并对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进行管理;同时通过菜单关闭功能使本单位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对工资的数据编辑无法操作,只能通过查询或导出文件来了解本单位的工资发放情况;对工资发放中的应发工资合计、代扣个人所得税及个人实发工资等项目由系统自动进行计算;同时本系统还可对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多角度查询,并转换成可与银行UNIX平台接口的数据形式以便于委托银行办理代发工资业务。
在登录管理方面,财务人员以工资发放系统的管理人员身份登录,并对本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进行管理,有权增加及删除本系统的登录人员,进行自身密码的修改;而本单位其他相关部门的可登录人员在登录本系统后,则只能进行自身密码的修改,而无权增加及删除用户。
2.3、作者的主要贡献
全程参与了此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文档等等。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门边缘学科,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于一体。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戴维斯(Gordon.B.Davis)给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管理信息系统又有了新的必恭必敬,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出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许多学者对管理信息系统给出了新的定义。例如劳顿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它通过收集、处理、存储和扩散信息,来支持组织的管理、决策、合作、控制、分析活动,并使之可视化。”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系统系统具有几个基本含义:
(1)管理信息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软件系统,而是一个人-机系统,由人和机器协同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负责将基础数据及时地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则根据企业或组织中的各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对基础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将所得到的信息输出。计算机不断地与最终用户进行着信息的交换,但在对数据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又需要人的适当干预。
(2)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惧、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并产生信息的过程,因此数据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灵魂。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了数据库的技术,对基础数据进行统一规划、存储,供各层管理人员使用,从而实现了数据的一致和共享。
(3)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企业或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例如,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处理企业产生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可以解决组织中数据处理效率问题,也可以解决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
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如下几个功能。
(1)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处理是管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它包括对各种类型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传递、存储等工作。
(2)实测功能:
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可以随时了解各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如各生产车间今天生产的产品数量、销售部接受的订单等。
(3)预测功能:
通过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预测模型,对过去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可能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为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4)控制功能:
通过信息的反馈可以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协调、控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辅助决策功能:
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可以快速地获取对决策有影响的信息,从而为合理的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做出最佳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也日趋完善,并朝着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如办公自动化(OA)、电子商务(EC)、专家系统(E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介绍
目前,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和面对对象的开发方法。
下面仅对原型法和面对对象的开发方法进行简单的描述。
(1)原型法:
原型法(Prototyping Method)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旨在改变生命周期法的缺点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①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首选根据用户的要求,由用户和开发者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利用系统快速生成工具,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再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将模型不断补充,修改完善,如此反复,最终直至用户和开发者都比较满意为止,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较为理想的管理信息系统。
②原型法的开发过程
采用原型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A、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由用户提出对新系统的基本要求,如功能、基本界面形式、所需的数据、应用范围、运行环境等,开发者根据这些信息估算出开发该系统所需的费用,并建立简明的系统模型。
B、开发初步的原型系统。系统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建立原型系统,但该系统只是一个初步的、不成熟的系统,从系统的工作效率上看也是不完善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描述开发者所理解的用户的基本需求。
C、修改、评价原型系统。将建造好的原型系统交给用户,并投入试运行,用户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与开发人员进行交流。开发人员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地对系统进行修改、扩充与完善,直至用户满意为止。
D、形成最终的管理信息。对用户满意的原型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不断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一个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
③原型法的优缺点
原型法的优点是开发周期短,费用较少,同时可以较有效地避免因开发者和用户的认识隔阂所产生的失败,其缺点是系统的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开发标准,难以对系统的开发过程加以控制。
原型法一般适用于开发规模不大、不太复杂或需求经常发生变化的系统。
(2)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的技术于20世纪80年兴起,随后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技术的几乎所有领域。面向对象的技术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对象。
面向对象是基于问题对象的自底向上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在开发过程中,分析和设计阶段独立于程序设计语言,信息系统模型设计好后,最终用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或硬件来实现。面向对象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对对象为基础,对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①面对对象法的开发过程
面对对象法的开发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A、认识客观世界(如一个企业)中的对象以及行为,分别独立设计各个对象的实体。
B、分析对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之间所传递的信息,由此构造客观世界(企业)所对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型。
C、由信息系统的模型转换成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模型。
D、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模型再转化成一个现实系统。
②面向对象法的优缺点:
面向对象法的优点是便于帮助分析者、设计者和用户清楚地表达抽象概念,互相进行交流;交流特定的软件工具模块,直接地完成了从对象的描述到软件体系结构之间的转换,避免了其它的方法在开发过程的客观世界描述和软件结构不一致性和复杂性问题,便利系统开发简单、统一,开发周期短,费用低。
面向对象法的主要缺点与原型法一样,因此这种方法也不适用于开发大的、复杂的系统。
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具体是采用了原型法和面向对象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开发思路,力求在开发过程中尽量吸收这两种方法的长处,而克服它们的短处。
二、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1、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传统的工资发放,多采用手工的形式,既繁琐又易于出差错,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工资发放多采用电算化的方式进行管理,避免进行简单的重复计算,从而做到准确、快捷。为了适应这个要求,我们工作组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发现市面上工资发放的软件繁多,竞争激烈,为了避免重复生产类似的软件产品,做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决定做一个切合单位工资发放实际要求的工资发放系统软件。
2、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的可用的设计技术在设计此类系统上的数据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提供的开发工具也很多,例如:Visual C++ ,Visual Basic,PowerBuilder,Dephi, visual foxpro等,它们都是很好的数据库开发工具,都是可视化开发工具,功能强大,开发容易,开发周期短,对于本任务都能够胜任。
Visual Basic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对对象和条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种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可以与Windows的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而且程序开发人员不必具有C/C++编程基础。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以及动态链接库(DLL)、动态数据交换(DD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访问(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出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
总的来说,Visual Basic具有以下特点:
可视化编程:
用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程序时,都是通过编写程序代码来设计用户界面,在设计过程中看不到界面的实际显示效果,必须编译后运行程序才能观察。如果对界面的效果不满意,还要回到程序中修改。有时候,这种编程-编译-修改的操作可能要反复多次,大大影响了软件开发效率。Visual Basic提供了可视化设计工具,把Windows界面设计的复杂性“封装”起来,开发人员不必为界面设计而编写大量程序代码。只需要按设计要求的屏幕布局,用系统提供的工具,在屏幕上画出各种“部件”,即图形对象,并设置这些图形对象的属性。Visual Basic自动产生界面设计代码,程序设计人员只需要编写实现程序功能的那部分代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4.0版以后的Visual Basic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但它与一般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不完全相同。在一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对象由程序代码和数据组成,是抽象的概念;而Visual Basic则是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OOP),把程序和数据封装起来作为一个对象,并为每个对象赋予应有的属性,使对象成为实在的东西。在设计对象时,不必编写建立和描述每个对象的程序代码,而是用工具画在界面上,Visual Basic自动生成对象的程序代码并封装起来。每个对象以图形方式显示在界面上,都是可视的。
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
Visual Basic是在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结构,接近于自然语言和人类的逻辑思维方式。Visual Basic语句简单易懂,其编辑器支持彩色代码,可自动进行语法错误检查,同时具有功能强大且使用灵活的调试器和编译器。
Visual Basic是解释型语言,在输入代码的同时,解释系统将高级语言分解翻译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机器指令,并判断每个语句的语法错误。在设计Visual Basic程序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运行程序,而在整个程序设计好之后,可以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EXE),脱离Visual Basic环境,直接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
事件驱动编程机制
Visual Basic通过事件来执行对象的操作。一个对象可能会产生多个事件,每个事件都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响应。例如,命令按钮是一个对象,当用户单击该按钮时,将产生一个“单击“(CLICK)事件,而在产生该事件时将执行一段程序,用来实现指定的操作。
在用Visual Basic设计大型应用软件时,不必建立具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的程序,而是编写若干个微小的子程序,即过程。这些过程分别面向不同的对象,由用户操作引发某个事件来驱动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或者由事件驱动程序调用通用过程来执行指定的操作,这样可以方便编程人员,提高效率。
访问数据库
Visual Basic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利用数据控件和数据库管理窗口,可以直接建立或处理Microsoft Access格式的数据库,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同时,Visual Basic还能直接编辑和访问其他外部数据库,如dBASE,FoxPro,Paradox等,这些数据库格式都可以用Visual Basic编辑和处理。
Visual Basic提供开放式数据连接,即ODBC功能,可通过直接访问或建立连接的方式使用并操作后台大型网络数据库,如SQL Server,Oracle等。在应用程序中,可以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标准,直接访问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并提供了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库操作指令和多用户数据库访问的加锁机制和网络数据库的SQL的编程技术,为单机上运行的数据库提供了SQL网络接口,以便在分布式环境中快速而有效地实现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方案。
动态数据交换(DDE)
利用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技术,可以把一种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动态地链接到另一种应用程序中,使两种完全不同的应用程序建立起一条动态数据链路。当原始数据变化时,可以自动更新链接的数据。Visual Basic提供了动态数据交换的编程技术,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与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建立动态数据交换,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
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
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将每个应用程序都看做是一个对象(object),将不同的对象链接(link)起来,再嵌入(embed)某个应用程序中,从而可以得到具有声音、影像、图像、动画、文字等各种信息的集合式的文件。OLE技术是Microsoft公司对象技术的战略,它把多个应用程序合为一体,将每个应用程序看做是一个对象进行链接和嵌入,是一种应用程序一体化的技术。利用OLE技术,可以方便地建立复合式文档(compound document),这种文档由来自多个不同应用程序的对象组成,文档中的每个对象都与原来的应用程序相联系,并可执行与原来应用程序完全相同的操作。
动态链接库(DLL)
Visual Basic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不具备低级语言的功能,对访问机器硬件的操作不太容易实现。但它可以通过动态链接库技术将C/C++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加入到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中,可以像调用内部函数一样调用其他语言编写的函数。此外,通过动态链接库,还可以调用Windows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实现SDK所具有的功能。
3、系统层次和功能图
层次结构图又称为组织机构图,系统必须设定要实现的功能。功能要以组织结构为背景来识别和调查,因为每个组织都是一个功能机构,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调查时要按部门的层次关系进行,然后用归纳法找出它的功能,形成各层次的功能结构。组织结构与功能结构又不完全一致,各组织、各部门的功能,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重叠,许多功能可能还需要多个部门协力完成。一个部门的功能也不能不是惟一的,可能需要完成多种功能,把各部门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功能合作关系用一张二维表格绘制出来,就是组织/功能关系表。
以组织结构图为背景分析清楚各部门的功能后,分层次将其归纳、整理,形成各层次的功能结构图:自上而下逐层归纳、整理,形成以系统目标为核心的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图。现行的系统的许多功能多数由手工完成。手工处理慢,处理功能分得较细,环节又多,甚至由于某些历史原因造成一些不合理的处理设置。那么,在分析归纳过程中,就要把不合理的流程取消,把功能相信或工作顺序相近的处理功能尽量合并,还人分析归纳后的功能是否能达到新系统目标以及应设置的功能是否已经具备等。经分析后的系统功能结构一般是多层次的树型结构,一般最后一级功能是不能再分割的。
3、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
实现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内包含有单位部门名称、序号、姓名、账号、应发工资合计、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补助工资、奖金、福利、代扣失业保险金、代扣养老保险金、代扣住房公积金、代扣个人所得税、实发个人工资等等数据项;还包括登录人员、登录密码等数据项。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管理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财务部门人员有权新建工资发放人员记录,添加人员的各项工资明细数据,对于人员应发工资合计、代扣个人所得税、个人实发工资等需计算的工资项目则由系统自动实现。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了解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系统的登录人员可按自身对数据的需求情况,自主设定查询条件,从而达到对工资数据的多角度查询;同时,可导出工资数据,并可将工资数据转换成可与银行UNIX平台接口的数据形式以便于委托银行办理代发工资业务。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控制系统的登录情况,系统自动检查核对登录人员和密码的一致性。财务部门的人员作为管理员登录本系统,除可以修改自身密码外,还有权决定增加及删除本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而系统的其他可登录人员在登录本系统后则只能进行自身密码的修改。
本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对工资发放进行有效的管理。财务部门人员能够高效快捷地对工资数据进行编辑,避免进行简单的重复计算,而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可多角度查询本单位的工资发放情况,从而使工资发放数据既得到安全控制又得到宏观管理。
三、建议的方案
工资发放的应用程序不宜太复杂,所以不需使用太多的技术,我们在这里主要使用的技术有:数据库的访问;菜单控制。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在登录本系统时,将数据编辑程序、数据导入程序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程序关闭,从而控制本系统的工资数据编辑及用户增删功能只能由财务部门人员操作。
1、数据库访问:
我们通过DATA控件访问数据库。
2、菜单控制:
在系统一开始运行的时候,我们通过一个全屏幕的,没有控制菜单框的窗体作为用户和密码的登录界面。在核对用户员及密码的一致性后,进入系统的功能界面。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登录本系统,数据编辑、数据导入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菜单将不可用,只有当财务人员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后,才有数据编辑、数据导入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的权力。
四、系统结构与模型
1、推荐方案
根据比较上面的方案,我们认为工资发放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可以不需要很严格,而实用性才是首要考虑的,因此采用 DATA控件访问ACCESS数据库,由数据库来实现对工资发放数据的管理。
系统结构图
图一
2、支持环境
Microsoft Window98/95/me
3.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
系统
登录界面
登录
系 统
主 界 面
输入操作员及密码
数据库
正确
功能
界 面
出错
信 息
密码错
功能
处 理
出错
信息
系 统
主 界 面
检查
图 二
4、系统功能流程图
系统功能流程图
数据编辑
数据导出
数据查询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员登录
功能界面
数据库Access
数据导入
工资明细
添加
修改
分类查询
导入
导出
增加用户
删除用户
删除
导出报表
导出文件
密码修改
全删
查询
退出
图三
首先,单位财务人员以系统管理员身份输入操作员名称和密码,请求登录。若密码跟帐号相符,登录成功,则允许执行数据编辑、数据查询、数据导入、数据导出、系统管理菜单功能。
其次,在财务人员执行系统管理中的增加用户菜单功能增加用户成功后,作为可登录人员允许单位相关部门人员以一般人员身份输入操作员名称和密码,请求登录。若密码跟帐号相符,登录成功,则系统关闭数据编辑、数据导入以及系统管理中的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等菜单功能,只允许执行数据查询、数据导出和系统管理中的修改密码等菜单功能。
5、系统管理流程图
系统管理流程图
系统管理员登录
数据库Access
系统管理
增加用户
功能界面
删除用户
密码修改
图四
系统管理中的增加用户及删除用户菜单功能只有当管理员登录时才可用,且在增加用户里还需再次验证管理员密码,而在用户增加密码及修改密码时均需验证两次输入密码的一致性,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控制。
6.数据字典
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通过几个特定的符号,可以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使用、加工处理、传递、存储的整体情况。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结构化分析行之有效的工具,它抽象地描述了系统数据处理的情况,担却无法表达各个处理的详细内容,因此还要对数据流程图中出现的数据流和处理等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这就是数据字典和变换逻辑说明。
数据字典的任务就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出现的所有被命名的图形元素在数据字典中作为一个条目加以定义,便得每一个图形元素的名字都有一个确切的解释。
数字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补充说明,它的编制和维护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一旦建立起来,从系统分析直至系统运行都用到它。
用户名:
名字:用户名
别名:
描述:标识系统的登录人员
定义:字符、字母
位置:登录管理表
密码:
名字:密码
别名:
描述:对管理员及可登录人员的真实性进行验证
定义:{字符|数字}
位置:登录管理表

如何使用zoundy写离线博客发布到google blogger?blogger的api接口是什么?

1、 Blog(from wiki)
历史:
Blog一词本起源于 weblog,意思是网上日志。1997年由 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 infosift 的编辑Jesse J. Garrett (http://www.jjg.net),将一些类似blog的网站收集起来,寄给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随后将名单发布在CamWorld网站上,许多人亦陆续将blog的URL给Cameron,慢慢的,一个新的网络社区俨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http://www.eatonweb.com)成立一个weblog 目录,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 (http://www.peterme.com)首次使用缩略词“blog”,成为今天常用的术语。但是,blog 真正开始快速发展的转折点,是在1999年6月,当时Pitas开始提供免费的weblog服务,紧接着8月,Pyra lab推出了现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简单易学的说明,以及能通过FTP直接将blog发表在个人网站上的功能,这带给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经有了很多Blog托管服务商(BSP),业内人士对其盈利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Blog的特点
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并且不断更新。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响/留言/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语,也借鉴了大量档案管理用语。一个blog亦可被视为一个档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与传统档案不同的是,blog的写作者(blogger),既是这份档案的创作人(creator),也是其档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采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术,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须符合由W3C发布的XML 1.0规范。对读者来说,可以通过RSS订阅一个blog,确知该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对Blog作者来说,RSS可以使自己发布的文章易于被计算机程序理解并摘要。
对知识管理和创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态和途径。对汉语为母语的人而言,blog写作既接续了汉语笔记文学的优秀传统,更充分鼓励了个人表达。从交往形态考察,网志空间(blogosphere)设定了积极的读者、作者、编者互动转换关系,“言者互重,阅者相惜 ”。
2、 Tag (from blogbus)
什么是Tag?
Tag(标签)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您可以为每篇日志添加一个或多个Tag(标签),然后您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志,并且由此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与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发送到全球Blog空间,和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
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日志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可以让您看到一个更加多样化的世界,一个关联度更大的Blog空间,一个热点实时播报的新闻台。Tag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网络新体验……
当然,您也可以简单地把一个Tag(标签)理解为一个日志分类,但是Tag和分类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首先,分类是您在写日志之前就定好的,而Tag是在您写完日志之后再添加的;
其次,您可以同时为一篇日志贴上好几个Tag(标签),方便自己随时查找,而原先一篇日志只能有一个分类;
再次,当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Tag之后,您可以看看自己在Blog中最经常写的是哪些话题;
最后,您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样的Tag(标签),进而找到和您志趣相投的Blogger。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您写了一篇到西湖旅游的日志,原来您都是把这一类的日志放到自己的“驴行天下”分类下,但是有了Tag之后,您可以给这篇日志同时加上“旅游”、“杭州”、“西湖”、“驴行天下”等几个Tag,当浏览者点击其中任何一个Tag,他都可以看到您的这篇日志。同时您自己也可以通过点击这几个Tag,看看究竟有谁最近也去了杭州旅游,或许你们还可以交流一下旅游心得,成为下一次出游的伙伴呢!
3、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
SNS网站,就是依据六度理论建立的网站,帮你运营朋友圈的朋友。
4、 RSS(from wiki)
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起源于网景通讯公司的推"Push"技术,将订户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讯协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个解释的其中一个: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单的整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
但其实这三个解释都是指同一种Syndication的技术。
目前RSS规范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风格不同,制定标准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脉相承。1.0版更靠拢XML标准。
RSS目前广泛用于blog、wiki和网上新闻频道,世界多数知名新闻社网站都提供RSS订阅支持。
5、 Wiki(from wiki)
Wiki一词源自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点快点」之意。在这里Wiki指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於一种人类知识的网路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与此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了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优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用某个领域的知识。
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wiki系统-WikiWikiWeb,并用它建立了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沃德?坎宁安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最早的Wiki系统。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著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同时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体系统。
Wiki的历史不长,无论是Wiki概念本身,还是相关软体系统的特性,都还在热烈的讨论中;所以怎样的一个站点才能称得上是一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与Wiki相关新近出现的技术还有blog,它们都降低了超文本写作和发布的难度。这两者都是同内容管理系统密切相关的。
Wiki的特点
使用方便
维护快捷: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这也是为什麼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简单: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 HTML 的复杂格式标记。(类似所见即所得的风格)
链接方便: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
命名平易:关键字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於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可增长
可增长: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我们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以增长。
修订历史: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被获取。
开放性
开放的:社群内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或删除页面。
可观察: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来访者清楚观察得到。
由於Wiki的自组织,可增长以及可观察的特点,使Wiki本身也成为一个网路研究的对象。对Wiki的研究也许能够让人们对网路的认识更加深入
理论和技术:
1、 六度关系理论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格兰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世界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许多社会学上的深入研究也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这一特征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瓦茨教授领导的EMAIL试验也再次证明了这一人际关系世界中惊人的规律。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六十亿人怎么可能真的构成如此紧密的相互关联呢?是互联网使一切成为现实。
2、 Xml
XML即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标记是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义这些标记,既可以选择国际通用的标记语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这样由相关人士自由决定的标记语言,这就是语言的可扩展性。XML是从SGML中简化修改出来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3、 AJAX
Ajax并不是一种技术。它实际上是几种已经在各自领域大行其道技术的强强结合。Ajax混合了:
* 基于XHTML/CSS
* 由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实现动态显示与交互
* 通过XML和XSLT进行数据交换及处理
*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术
直观一点的说Ajax能够实现不刷新浏览器窗口(当然更不用安装额外的插件)而满足用户的操作,现在一些看上去很Cool的网站,很多是用这项技术实现的,其中包括:orkut、Gmail、Google Group、Google Suggest、Google Maps、Flickr、A9.com等。2SIMPLE的Co-mment系统虽然没有用到XML/XSLT,其理念已经暗合容Ajax,实现了不刷新网页提供动态内给用户。
现有的产品:
Wiki百科、Wallop 、yahoo360 、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del.icio.us、 cragslist 、glob 、客齐集、 friendster 、 linkin 、UU通 、 优友 、 天际网 、爱米网 、linkist 、新浪点点通、skype、亿友、cyworld
现在说说web2.0的具体应用。
历史很重要。对一个技术的学习也应当从历史出发,通过其在时间形成历史的流变,得以知晓现状,甚至能够预知未来。
那Web 1.0是什么呢?
他们说,记得静态HTML的WWW时代么?
(那个时代的WWW应用、人们的Web体验、对社会的影响如何?)
那么动态HTML和静态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对了,他们是真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响上,与1.0相比,扩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Web服务端的程序,应用户的请求,取出数据,加上事先设计的模板,动态的生成Html代码,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那里。
他是1.0系列,应为用户在浏览器中所见和Web 1.0一样,它有0.5的升级,因为数据不是事先制作并发布,而是动态生成,和用户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在加0.5,到Web 2.0,变化是在哪里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变的,会继续朝着什么方向改变互联网和社会呢?)
更新:关于各个版本的差别,看看亚马逊的例子。
事情没有那么幸运,Web 2.0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阶段,是促成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的产品服务的一个称呼。所以,我们无法说,Web 2.0是什么,但是可以说,那些是Web 2.0。
WikiPedia的Web 2.0条目下列出了这些条件:
* CSS 和语义相关的 XHTML 标记
* AJAX 技术
*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 简洁而有意义的 URLs
* 支持发布为 weblog
*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 一些社会性网络元素
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 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把数据在网站系统内外倒腾。
* 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
* 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过浏览器完成。
(以上内容引用自英文版维基百科)
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过,对于其中谈到的几个要素,大家还是公认的。
- 基于RSS/ATOM/RDF/FOAF等XML数据的同步、聚合和迁移。
数据不再和页面和网站混粘在一起,它独立了,它跟着用户走。这是Web 2.0的很重要特征。这也是为什么Blog是Web 2.0的代表的原因。在网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独立的一则则的网志。
独立,然后有物理表现。现在,就能让他们活跃起来。透过对XML数据的处理,这些内容能被自由的组合,被各种应用程序,不论是Web程序还是桌面程序等呈现和处理。
(更新:参看商业周刊的All Your Info in One Place)
当然,最重要的是背后的人。
- 社会性因素。
内容跟着人走,内容又能够被用户自由的组合,也就是说,用户能够自由的借助内容媒介,创建起一个个的社群,发生各种社会性的(网络)行为。
此外还有标签以及建立在开放标签系统之上的Folksonomy。
- 第三个公认的因素是开放API,这个技术性稍强些,得另花时间研习,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 map等。
(Web 2.0是个大筐,装了好多东西)
从Web应用的产品/服务生产者角度来说,该如何创建Web 2.0的产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么几点,一个是微内容(这里有定义),一个是用户个体。除了这两个最基本的之外,还可以考虑社群内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内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一则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这些微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的数量、重要性,还有我们对它的依赖,并不亚于那些道貌岸然、西装革履的正统文章、论文、书籍。
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开创的平等、***、自由风气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联网相关技术消减信息管理成本之后的一个成果。
我们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对于Web 2.0来说,如何帮助用户管理、维护、存储、分享、转移微内容,就成了关键。
用户个体。对于Web 1.0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说,用户没有具体的面貌、个性,它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的代名词而已。但是对于Web2.0的产品和服务来说,用户是个实实在在的人。Web 2.0所服务的,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如同幽灵般的概念。并且,这个人的具体性,会因为服务本身而不断地充实起来。
如何为这个具体的个体服务,是Web 2.0设计的起点。
因此,一类可以被称作Web 2.0的产品/服务将是这样:
服务于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
这是表。
里呢,恐怕就设计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内容的XML表现;微内容的聚合;微内容的迁移;社会性关系的维护;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其质,是否就是开源、参与、个人价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许多方面起头并进又相互牵连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到来。因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对于Web开发人员来说,Web2.0意味着什么呢?
他们说Web2.0阶段,Web是一个平台,或者说,Web正在变得可编程,可以执行的Web应用。野心家们设想这个它的终极目标是Web OS。
Web 1.0时候,Web只是一个针对人的阅读的发布平台,Web由一个个的超文本链接而成。现在的趋势发生了变化,Web不仅仅是Html文档的天下,它成了交互的场所。
Web 2.0 Conference网站的横幅引用Jeff Bezos的话说“Web 1.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for people,web 2.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better for computers”。
具体来讲,他们说Web成为一个开发环境,借助Web服务提供的编程接口,网站成了软件构件。
这些,就是Web Service的目标吧,信息孤岛通过这些Web Service的对话,能够被自由构建成适合不同应用的建筑来。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编程接口衍生出的各种应用。
为什么要开放APIs,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业方面的技术策略。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是什么呢?
这种交互不仅体现在不同的网站服务之间,同时还体现在用户和Web之间在浏览器上的交互。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味书签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关的一个原因。
在Web页面上使用桌面程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这恐怕也是Web可编程的一个方面,Web页面不再是标记和内容混合那样的简单,它就是一个可以编程的地方(是这样理解吧?)
有人反对说,AJAX的使用对搜索引擎不友好,只有Web 1.0的站长才关心这个事情吧,在Web 2.0时候,站长应该关心的是用户参与的便利、用户的自由度,至于搜索,有RSS/ATOM/RDF等,更本用不着操心,Google不是已经顺应这个趋势,让大家主动提交了么?
可编程的第三个方面,是否在于Web应用和桌面应用之间的无缝连接趋势的出现?类似这里说的“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
......
自己不是专业开发人员,对Web OS的学习就点到为止,下次换个方向,否则我非头大不可。
---------------------
cathayan和Live21说Web 2.0其实思路很古老,就是internet 1.0的回归。
Live21那里提到“关于概念的炒做应该不是一次两次的问题了”。
提到概念炒作,我还真见到过,今天在一篇报道中看到作为WEB 2.0的BSP的字眼,好笑得很。
不过,我真想说明,在目前中文Blog空间内能查阅到的学习、探讨Web 2.0的资料都不是炒作,因为包括我在内,大家都没有任何商业背景(注意,新闻报道中的那些Web 2.0除外)。
[Web 2.0是个历史学的概念,而非是个技术性的概念,它是对Web发展历史断代的成果。对这个概念的梳理,能帮助我更好的把握互联网正在发生的技术与文化。]
中文网志圈谈论的Web 2.0内容摘要:
- “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一个是, web应用的数据格式开始逐渐出现了交换“标准”...这些标准...更加容易被机器自动化处理...能帮助人更好地过滤和定制化信息。其次,更多的服务将以web service的形式来提供,...这使得web 服务可以被互相集成, 从而诞生更多新的服务...人的重要性被提高了。过去web更多注重在信息提供, 而现在的越来越多的应用更加关注人,也就是所谓“社会性”。此外web的可用性改进正在被越来越重视...”[老冒:朝web 2.0泼点冷水]
- “RSS逐渐成为在线内容提供服务的标准发行平台。Blog以及user-generated内容的兴起。My Yahoo提供的RSS整合型服务。同时提出了值得密切关注的一些发展中领域,其中包括搜索技术,个性化,User-Generated内容(包括 blog,评论,图像和声音),音乐,短视频和Accessibility(易访问性)”[Owen:Mary Meeker新作 - 关于Digital World的发展报告的摘取]
- “我们谈论的Web2.0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可读写的网络,这种可读写的网络表现于用户是一种双通道的交流模式,也就是说网页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传统的“Push”模式演变成双向交流的“Two- Way Communication”的模式。而对于Web服务的开发者来说,Web2.0带来的理念是服务的亲和力,可操作性,用户体验以及可用性。”[Owen:BaCKpACK-体验可读写的Web服务]
- “web 2.0是一种可以被分发的信息概述,web文档被格式化成了web数据。我们不会再看到不同旧地信息,现在我们所注意到是一种聚合、再混合内容的工具。”[songzhen:也说Web 2.0的翻译]
- “从这些应用中可以看到:如果基于传统的HTML,同样的功能实现将变得非常复杂和不稳定,数据的再生产和交换成本是很高的。所以:RSS这个标准最终要的贡献就是使得互联网的大部分网站变得可编程:类似的例子还有Blog中的:TrackBack Ping等机制,这些机制都是依赖XML/RPC实现的。当初为Lucene设计一个RSS/XML的接口也是为了这个初衷,它使得全文检索服务可以轻松的嵌入到各种应用中,通过关键词将各种内容之间实现更丰富的关联(Well Referenced)。”[车东:RSS,简单协议使得互联网可编程]
- “聚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聚合(通常来说,更好的聚合应该基于个人知识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很显然应该成为新一代或者说web2.0架构的核心之一。还有,你会重新发现,恰好是分散带动了聚合,聚合促进了分散,通过聚合的思维,互联网的网络状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密集,web2.0就变得越来越有趣味,它将web1.0时代的硕大节点即门户网站不断消解,去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网络图谱。”[Horse:rss,聚合的无数可能]
- “新的web2.0网站都依赖于用户参与、用户主导、用户建设”。[Horse:Web 2.0这个词]
- Keso:Web 1.0与Web 2.0的区别
- “表面上看,Bloglines取代了门户,成为一个新的中心,但这里有一个重大的区别。门户是只读的,它带有某种锁定的性质。你可以离开门户,但你无法带走门户的内容。Bloglines则完全不同,你觉得它好用,就会继续使用,有一天你不再喜欢Bloglines,你完全可以导出你的OPML,到另一个 RSS订阅网站,或者干脆用客户端软件浏览同样的内容。所以,像Bloglines这样的网站,是可写的,你可以导入,也可以导出。就像你对信息拥有选择权,对服务提供商也同样拥有选择权,没有人可以锁定你,主动权在你自己手上。”[Keso:再说信息选择权]
- “Flickr、del.icio.us、Bloglines等Web 2.0服务,通过开放API获得了很多有趣、有用的想法,并借助外部的力量,让用户获得了更好的体验。更多大公司也加入到开放API的潮流中,Google、Yahoo!、Amazon、Skype。Google桌面搜索今年3月才开放API,很快就产生了大量的创造,大大扩充了可搜索的文件格式。”[Keso:开放API]
- “归纳:web1.0天天谈门户,web2.0谈个人化;web1.0谈内容,web2.0谈应用;web1.0商业模式,web2.0谈服务;web1.0谈密闭、大而全,web2.0大家谈开放、谈联合;web1.0网站中心化,web2.0谈个人中心化;web1.0一对一,web2.0谈社会性网络;web1.0不知道你是狗,web2.0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我一清二楚甚至想要干什么呢。。。”[van_wuchanghua:发现了N.HOOLYWOOD,我还知道你今年夏天要干什么]
- “我认为Web2.0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性: 个性化的传播方式. 读与写并存的表达方式. 社会化的联合方式.标准化的创作方式. 便捷化的体验方式. 高密度的媒体方式.”[飞戈:Web2.0与未来的网络]
- “用RAILS写的网站带有典型的读写网络的特征:RAILS创建的三个架构中的ACTIVE RECORD这个模块中,如果你读读它最重要的基类 ActiveRecord::Base,你会发现有CREAT,EDIT,SAVE,DESTROY这些方法已经天然包含在内了,这让实现一个数据库的CRUDS行为变得如此简单。由于这些类的方法直接和网页的名称映射到一起,这使得网页本身就像一个可以编缉的数据库的数据项。”[Blogdriver:RUBY ON RAILS,wEB2.0世界新生的创造力]
- “Greasemonkey一定名列前茅。这个通过User Script就能修改任何网页输出效果的插件极大的提高了用户阅读的自主性,一推出就引起了轰动,同时也引来了不少争议。”[Webleon:platypus,完全可写的互联网]
-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 ”
Blog:个人媒体崛起
在Web 2.0 的世界中,Blog(中文翻译作“网志”、“博客”)绝对是个“招牌菜”,它已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 关于API接口管理 论文和API实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API接口管理 论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API实例、API接口管理 论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详解springboot整合ehcache实现缓存机制
下一篇:Java编程实现基于TCP协议的Socket聊天室示例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