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项目接口域名动态的获取方法
438
2023-03-09
本文目录一览:
“当你想到网关的时候,你通常会想到一个集中的层,一个额外的跳在网络上处理附加的功能。
但这并不一定是真的,”Palladino上周在洛杉矶举行的2017年MesosCon上发表的讲话。
网关还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处理跨微服务之间的通信。
他说:“你也可以在现有的微服务上运行Kong,摆脱额外的跳跃,减少延迟。
”在过去的10年里,湖南电脑培训http://www.kmbdqn.cn/认为API一直是一种受欢迎的通信交互方式,Docker使其易于设置微服务架构,其中应用程序和服务是由较小的可交换组件组成。
但这些组件之间需要一种方式进行发现与调用。
这就是API网关的作用。
API网关“可以成为一个抽象层它位于这些微服务中每个请求的访问路径上,”Palladino说道。
网关巩固了通往系统常用功能的所有路径,比如身份验证或者服务发现,通过插件都能被网关识别。
“插件是一种有效的中间件功能你能动态应用于所有的微服务上,”他讲到。
API网关可以聚合服务请求和这些特性。
客户端可以做出一个响应,网关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请求,节省了客户端自身调用的带宽。
网关同样还可以跟踪这些请求。
当一个组织开始把一个单体应用拆分为微服务时,网关可以将对客户端的影响最小化。
“网关就像装载单体应用前的一个窗帘。
客户端只会处理网关,而你可以在窗帘后面解耦你的单体应用,不必担心更新你的客户端,”他说道。
他说:“当你没掌控你的客户端的时候这个特别有用”。
传统上,API网关在组织网络的边缘上被使用,处理的流量大部分来自于单体应用和外部客户端之间的交互。
然而微服务架构将大部分的流量转移到内部网络,因为不同的微服务之间要进行交互。
“你可以有外部的客户端使用案例,但这成为了当前消费微服务的众多客户端之一。
”
API网关是一个服务器,是系统的唯一入口。从面向对象设计的角度看,它与外观模式类似。
API网关封装了系统内部架构,为每个客户端提供一个定制的API。它可能还具有其它职责,如身份验证、监控、负载均衡、缓存、请求分片与管理、静态响应处理。
API网关方式的核心要点是,所有的客户端和消费端都通过统一的网关接入微服务,在网关层处理所有的非业务功能。通常,网关也是提供REST/HTTP的访问API。API网关出现的原因是微服务架构的出现,不同的微服务一般会有不同的网络地址。
API网关的好处。
随着软件规模的日益庞大,我们需要把复杂系统划分成小的组成部分,编程接口的设计十分重要。程序设计的实践中,编程接口的设计首先要使系统的职责得到合理划分。良好的接口设计可以降低系统各部分的相互依赖,提高组成单元的内聚性,降低组成单元间的耦合程度,从而提高系统的维护性和扩展性。
如果大家了解网络构成的话,对于网关应该就不会陌生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API网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以后的服务器开发工作有所帮助,下面就开始今天的主要内容吧。
一、API网关产生背景在微服务的架构中,一个大的应用会被拆分成多个小的单一的服务提供出来,这些小的服务有自己的处理,有自己的数据库(也可以共用),也许语言也是不一样的,微服务与 api网关他们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上,其实也就是对复杂的应用进行了解耦,那为什么微服务需要API网关呢?我们看看微服务后产生的问题微服务与 api网关:客户端需要知道多个服务地址通用的功能怎么处理?例如鉴权、流量控制、日志等以前一个功能可能是一次请求就可以完成,现在可能要多个服务一起进行才可以,那如何减少客户端请求的时间呢?由于以上几点的问题,所以在所有的服务前面还需要定义一个代理,即API网关,所有的客户端请求都必须经过API网关代理到真实的服务地址,这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真实地址的暴露,同时API网关也可以集成鉴权、流量控制、日志、API聚合、黑白名单等。
二、kong的介绍Kong是由Mashape开发的并且于2015年开源的一款API网关框架,基于nginx以及OpenResty研发,主要特点是高性能以及其强大的扩展性,由于本身是基于nginx进行开发,因此网上很多关于nginx的调优等资料都可以用到kong的上面,包括负载均衡、或者充当web服务器等kong的扩展是通过插件机制进行的,并且也提供了插件的定制示例方法,插件定义了一个请求从进入到反馈到客户端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电脑培训http://www.kmbdqn.cn/认为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定制需求,本身kong也已经集成了相当多的插件,包括CORS跨域、logging、限流、转发、健康检查、熔断等,API聚合功能从github上看也已经进入开发阶段。
Micro微服务与 api网关的api就是api网关
API参考微服务与 api网关了 API网关模式 为服务提供了一个单一微服务与 api网关的公共入口。基于服务发现微服务与 api网关,使得micro api可以提供具备http及动态路由的服务。
Micro的API基于HTTP协议。请求的API接口通过HTTP协议访问,并且路由是基于服务发现机制向下转发的。 Micro API在 go-micro 之上开发,所以它集成了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编码及基于RPC的通信。
因为micro api内部使用了go-micro,所以它自身也是可插拔的。 参考 go-plugins 了解对gRPC、kubernetes、etcd、nats、及rabbitmq等支持。另外,api也使用了 go-api ,这样,接口handler也是可以配置的。
ACME( Automatic Certificate Management Environment)是由 Let’s Encrypt 制定的安全协议。
可以选择是否配置白名单
API服务支持TLS证书
API使用带分隔符的命名空间来在逻辑上区分后台服务及公开的服务。命名空间及http请求路径会用于解析服务名与方法,比如 GET /foo HTTP/1.1 会被路由到 go.micro.api.foo 服务上。
API默认的命名空间是 go.micro.api ,当然,也可以修改:
我们演示一个3层的服务架构:
完整示例可以参考: examples/greeter
先决条件:我们使用Consul作为默认的服务发现,所以请先确定它已经安装好了,并且已经运行,比如执行 consul agent -dev 这样子方式运行。
向micro api发起http请求
HTTP请求的路径 /greeter/say/hello 会被路由到服务 go.micro.api.greeter 的方法 Say.Hello 上。
绕开api服务并且直接通过rpc调用:
使用JSON的方式执行同一请求:
micro api提供下面类型的http api接口
请看下面的例子
Handler负责持有并管理HTTP请求路由。
默认的handler使用从注册中心获取的端口元数据来决定指向服务的路由,如果路由不匹配,就会回退到使用”rpc” hander。在注册时,可以通过 go-api 来配置路由。
API有如下方法可以配置请求handler:
通过 /rpc 入口可以绕开handler处理器。
API处理器接收任何的HTTP请求,并且向前转发指定格式的RPC请求。
RPC处理器接收json或protobuf格式的HTTP POST请求,然后向前转成RPC请求。
代理Handler其实是内置在服务发现中的反向代理服务。
事件处理器使用go-micro的broker代理接收http请求并把请求作为消息传到消息总线上。
Web处理器是,它是内置在服务发现中的HTTP反向代理服务,支持web socket。
/rpc 端点允许绕过主handler,然后与任何服务直接会话。
示例:
更多信息查看可运行的示例: github.com/micro/examples/api
解析器,Micro使用命名空间与HTTP请求路径来动态路由到具体的服务。
API命名的空间是 go.micro.api 。可以通过指令 --namespace 或者环境变量 MICRO_NAMESPACE= 设置命名空间。
下面说一下解析器是如何使用的:
RPC解析器示例中的RPC服务有名称与方法,分别是 go.micro.api.greeter , Greeter.Hello 。
URL会被解析成以下几部分:
带版本号的API URL也可以很容易定位到具体的服务:
代理解析器只处理服务名,所以处理方案和RPC解析器有点不太一样。
URL会被解析成以下几部分:
关于微服务与 api网关和微服务 api 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微服务与 api网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微服务 api 区别、微服务与 api网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