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买保险”营销套路多!(千万别买保险都是套路)

网友投稿 280 2022-07-05


保险“首月1元”“投保轻松简单”……网友不小心点了链接“被购买”保险产品,之后又反复被扣费……近年来,互联网保险业务出现了定价风险、销售误导、用户信息被非法利用等诸多问题。记者了解到,网络上隐藏的诱导购买、“低价”购买、自动续费等保险销售猫腻已成为普遍现象。日前,银保监会开展专项整治,剑指互联网保险乱象。现象 直播卖保险不靠谱近年来,互联网保险逐渐成为保险行业的一个风口,其中,不少毫无保险从业资质和经验的主播,也在直播中推销起了保险。“1元买保险”“买了就能理赔”……据媒体报道,此前,一公众人物在线上直播间重点宣传了某保险产品“首月付1元,保额600万元”,却避开了后续保费金额、免赔额、填报重大疾病史等关键信息。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该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相关条款。记者发现,该公众人物直播中带货的是某保险公司的一款百万元医疗险,也是一款很常见的保险产品。在直播中,带货人只强调这款保险“首月只要1元”,不提第二个月的保费。不少消费者误以为,每月只需要1元,就能买到几百万元医疗报销额度的保险,性价比很高。“首月1元,并不代表每月1元。‘首月1元’很显眼,‘详见费率表’不提醒很容易忽略。”业内人士表示,这里面隐藏了很大的风险隐患,百万元医疗险的费率表会按照年龄、是否有社保来设置不同的缴费标准,通常情况下会根据年龄等因素来确定保费。而观看直播的观众冲着“首月1元”投保,并没有认知到后续需要付出多高的成本,后续被扣款后,自然感觉被“套路”。记者注意到,事实上在2020年,这种“首月0元”“首月1元”等极其容易引起误解的宣传文案,就已被银保监会通报为违规。除了“首月1元”,有的推广人在直播中,还避开了一系列赔付上的免责条款,比如有1万元的免赔额、投保人有重大疾病史不赔付、赔付报销金额的70%等。不难看出,类似现象并非个例,无论是明星还是主播,绝大多数人都不是专业的金融从业人员,对于保险到底有多少知识储备无从得知,如何保证不会误导消费者?“相较于一般商品而言,保险产品更加复杂,但是保险直播的门槛并不高,几乎人人可以当主播。”业内人士指出,大量良莠不齐的保险代理人涌入直播平台,加之配套的保险服务落后等情况,都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网民对保险行业的误解,使保险业形象会遭到破坏。监管 剑指互联网保险乱象“首月1元”只是幌子,要购买“首月1元”保险就必须同意保险公司的相关条款,而里面包含的往往是自动续费合同。由于每个月数额不大,用户未必会立即发现,而且即便用户想取消也要大费周折。针对众多互联网保险乱象,近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互联网保险产品管理、销售管理、理赔管理、信息安全等乱象频发的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销售误导、强制搭售、费用虚高、违规经营和用户信息泄露等突出问题。《通知》要求,各保险机构要对照整治要点,对2020年以来存续和新增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开展逐项排查,深入查找互联网保险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违规问题,同步开展重点问题集中整治。同时,各级银保监局要根据银保监会的授权和属地监管职责,综合运用监管手段,督促保险机构认真开展自查,建立问题清单,逐项销号整改,及时掌握整改、问责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平台突出宣传“零首付”“低首付”“首月仅为X元”“免费赠送”“免费领取”“限售、限时、限量”“分享有礼”“红包补贴”等字眼再次被明确禁止,被判定属于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行为。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针对各机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制定了明确规范。此次专项整治,是推动此项措施落地的重要举措。支招 如何防范“被投保”除了诱导消费,不规范的互联网保险服务还可能存在滥用隐私授权。不少消费者表示,根本没有授权过就“被保险”了。从法律意义上来讲,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售卖保险产品之前,保险公司必须向购买者进行真实详尽的说明,在确保购买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达成协议。如果通过夸大、诱导甚至瞒骗来销售保险,这一合同可能会被视为无效,而上述未经购买者同意即从其账户自动扣款的情况,更是涉嫌违法。诱导消费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保险产品,与保险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保障的初衷背道而驰,更是涉嫌违法的行为。这种靠“骗”的方式绝对不是互联网保险应有的营销手法,也不可能让使用这类手段的互联网保险公司走得更远。作为消费者,也要更加注意互联网保险的诱导营销陷阱,一旦发现“被投保”,应立即保留证据,要求相关机构退款、赔偿损失并向有关部门投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短视频让很多商家摆脱“红金主不红”营销困境并刷新了品牌存在感!
下一篇:DoMarketing-营销智库:呷哺呷哺大撤退!(呷哺呷哺营销现状分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