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迪米特原则

网友投稿 170 2023-07-22


理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迪米特原则

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

问题由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

解决方案: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

         自从我们接触编程开始,就知道了软件编程的总的原则:低耦合,高内聚。无论是面向过程编程还是面向对象编程,只有使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尽量的低,才能提高代码的复用率。低耦合的优点不言而喻,但是怎么样编程才能做到低耦合呢?那正是迪米特法则要去完成的。

         迪米特法则又叫最少知道原则,最早是在1987年由美国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Ian Holland提出。通俗的来讲,就是一个类对自己依赖的类知道的越少越好。也就是说,对于被依赖的类来说,无论逻辑多么复杂,都尽量地的将逻辑封装在类的内部,对外除了提供的public方法,不对外泄漏任何信息。迪米特法则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定义:只与直接的朋友通信。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直接的朋友:每个对象都会与其他对象有耦合关系,只要两个对象之间有耦合关系,我们就说这两个对象之间是朋友关系。耦合的方式很多,依赖、关联、组合、聚合等。其中,我们称出现成员变量、方法参数、方法返回值中的类为直接的朋友,而出现在局部变量中http://的类则不是直接的朋友。也就是说,陌生的类最好不要作为局部变量的形式出现在类的内部。

下面是一个违反迪米特原则的例子:

public class Teacher {

public void teach(Classes classes){

classes.getStudents.getScore.show();

}

}

存在什么问题呢?耦合性太高。

1. Student 类中可能会取消Score类。

2. Score类的show方法也可能会被删除。

Student类,Score类对于你来说都是陌生的,当他们改变时,你可能都不知道。

我们可以修改成:

public class Teacher {

public void teach(Classes classes){

classes.showScore();

mrxTAT }

}

public class Classes {

public void showScore(Student student){

student.showScore();

}

}

public class Student {

Scorehttp:// score;

public void showScore(){

score = new Score(80);

score.show();

}

}

总结:

1. 迪米特法则的优点在于降低类之间的耦合。

2. 缺点是会产生比较多的小方法,让系统变得比较凌乱,而且通信效率会降低。

3. 设计模式中的应用:门面模式(Facade Pattern)和中介模式(Mediator Patter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详解Java的设计模式编程中的原型模式
下一篇:深入解析Java的设计模式编程中单例模式的使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