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统一管理软件接口,如何实现多平台统一管理软件接口
287
2022-07-14
01.
一个字总结2020年
二毛:
如果三位只用一个字,来总结和概括 2020 年你们所看到的营销现象,你们会用什么字?
马晓波:
如果我来总结 2020 年的话,我觉得是一个「本」,就是本子的本。
一方面我们看到今年整个疫情的爆发,给所有人带来很多「本能」上的一种反应。
我们的恐惧,我们的害怕,「本能」地散发出英雄主义,「本能」地散发出的一种牺牲主义,我觉得这些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
那么第二方面当时钟南山院士说:我们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财富是什么?是人命,人的性命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他讲到了一个国家的「根本」。
那么第三点因为今年确实遭遇了非常多的意外,非常多的一些突如其来的东西,太多的事情其实我们都完全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反应。
但大家最终还是靠着一个专业广告人的「基本功」,什么技巧都不讲,最终靠「基本功」度过了很多的难关。
所以这个是我今年印象最深的一个字。
蔡萌:
在我心里我觉得今年如果用一个字去概括的话,我觉得是「回」,就是回归的回。
这个「回」字,我觉得因为疫情的关系,可能今年上半年相当于就是一个空白的状态。
所以当我们在说今年的工作或者今年的行业的时候,说的就只是下半年或者说大半年时间里的事。
我觉得中国还算是非常厉害的国家,也非常幸运的国家,我们能在疫情中相对比较快速的「回归」到之前的状态。
所以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境遇下面,我们其实已经不奢求说我们比去年有多大的长足的进步,我们更多的就是想说我们能够「回到」之前的正常的状态,就已经非常难能可贵,非常的不容易了。
所以我们在疫情期间想的最多的,就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电影院?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剧场?
但今天我们回来了,这个事情已经让我觉得非常的感慨了。
另外一点就是马晓波这样的创意人,把长文案这件事情又重新「带回」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
作为一个文案,我们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幸福的事情,终于我们有机会,又有好的舞台,有好的观众,大家摩拳擦掌,有好的氛围,等着我们再去写出更多或者是雄伟的或者是婉约的诗篇。
可以去帮助时代也好,帮助自己也好,帮助品牌也好,去写一些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得住的东西,这可能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文案最幸福的事情。
Amy:
其实 2020 年对很多人来说,觉得都是很艰难的一年,但也是充满感动的一年,对我来说那一个字就是「人」。
今年「人」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从年初的包括也是晓波老师做的「点赞可爱中国」,讲到了中国这一群「可爱的人」,然后包括「后浪」聚焦的是「年轻人」。
还有在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像「加油白衬衫」聚焦的是「刚毕业的人」,其实今年在疫情下的这些大学毕业生也是非常的不容易的。
马晓波:
天与空的作品。
Amy:
对,然后也包括像饿了么,今年从 7 月份开始在做品牌升级,在今年上半年特殊时期,饿了么外卖小哥一直在你身边,他们不只送餐,还送药,送菜,送生活用品,给人们的生活带去了便利,我们称他们是可爱的蓝骑士。
所以我觉得在我在心中,虽然很难,但是有很多的回忆,是聚焦到「人」。
然后可能也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回归初心这个样子。
马晓波:
三个字连起来,就是「回归以人为本」了。
02.
一句没有卖出去的文案
二毛:
OK,谢谢三位,那么第二个问题:
因为今天我们聊的主题是文案,我想请问马老师和蔡老师,就是在你们的从业生涯当中,有没有哪句文案,是你们自己很喜欢,但是被客户给毙掉的?
蔡萌:
我先来说?好,马老师让我先来,因为他是所有想卖的文案都已经卖出去了。
然后我没他那么厉害,也没他那么幸运,在我的职业生涯里面,其实这种事情非常多的。
我自己一直耿耿于怀的,是有一个很轻盈的东西。
很多年前一个法国酸奶品牌,它之前来过中国,后来离开了,离开再回来的时候想做一波新的上市 campaign,希望有一个沟通主题。
当时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最后我们得到了一个事实就是说:对于酸奶这件事情,消费者唯一的诉求就是好喝。
口感这件事情是特别重要的,就是一旦你尝试过好喝的酸奶,你就没有办法再回到之前不好喝的状态里面去。
这个口味就是有一种「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这种感觉,所以我们就去做了这样的一个沟通主题,叫做——「好喝到再也回不去」。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
当时包括 TVC 什么之类的都全部想好了, TVC 去表现那些物理状态的回不去。
比如说爸爸妈妈和女儿一家三口聚在一起,然后女儿喝了一口酸奶,女儿就消失了,然后爸爸妈妈靠在一起擦眼泪,就看着天空中消失的像一个星星一样的女儿,就类似这样的特别短,但是特别无厘头。
加上本身它也非常的有舶来感,然后也很高级,但当时的客户没有办法买这个创意,就是出于种种的原因吧。
后来我又试图卖给其他的客户,始终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卖出去,直到很多年以后,发现某卫生巾品牌,大概在去年年底还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开始投放了一系列广告,叫做「好用到再也回不去」。
因为它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也是一个当你用过好用的,你就没有办法再用回不好用的,逻辑是一样的。
我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能用了,我其实也是觉得很开心的。
对,大概是这样。
马晓波:
我要稍微补一句,因为前面蔡老师跟我商业互吹,说好像从今年开始长文案又出来了。
我看其实三年前,应该是蔡萌在国内第一次实践长文案。
他那时候最让我喜欢的片子,还不是他的成名作《致匠心》,而是那条《更好的日常》。
四年前我们看到一条长达 8 分钟的片子,里面文案的文本量应该是远远高过《后浪》的,那应该也是我们当时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上,看到最长的一条长文案。
说到这个前两天有件事也很有意思,就是我去深圳一个客户那里,它叫蕉内,做内衣的。
然后当时我们在讲到新消费品兴起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去塑造更好的日常的时候,我把蔡老师那条《更好的日常》拿出来看了一下。
但场面差点失控。
客户看完之后说,你能帮我介绍一下蔡老师吗?
我当时心里觉得这事有点不妙,对吧?因为如果这个老板他喜欢另外一个文案的话,我的钱就没处挣了。
所以我赶紧告诉他,我说因为蔡老师已经差不多三年竞业期,他已经三年没有工作了,可能手感已经比较生疏了,所以这样的文案他可能再也回不去了,可能还是我来帮你写会比较合适一点。
对,所以我到现在还不愿意把蔡老师的微信推给那位老板,开个玩笑哈。
二毛:
那你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文案,但是没有卖掉的?还是说都卖掉了?
马晓波:
还真的是这样,因为我所有喜欢的文案都被我卖掉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撒泼打滚都会被我卖掉的。
但有一句话我一直印象非常深刻,其实这句话不是来自我,是来自我们上海一家非常年轻的一家小的创意热店,叫小 Team。
两个姑娘和一个男孩子,他们在去年有一句话,我觉得那句话真的是回味无穷,我自己非常喜欢,它叫「聪明人有 1000 条路,愚公只有一座山」。
我觉得这句话非常的精彩。
所以当时我还跟宋巍,就是他们的创始人之一直接打电话。
我说这句话你等我找到一个更好的机会,因为她当时想用在一个非常小的广告上面,但我说这句话应该用更大的预算,成千万上亿的预算去推广它,这是我近几年听到的一句非常棒的金句。
我跟她说如果我找到机会的话,我想把它卖掉,能不能授权给我们用,我会给她加上她的署名权,她愿意。
所以这个也是我一直的一个心结,我希望能够卖掉它。
03.
一句喜欢又不得不毙掉的文案
二毛:
那就着这个问题我想问 Amy:
你作为一个品牌方,平时肯定会毙掉很多文案,那在这个里面,有没有哪句文案是你很喜欢,但是你不得不把它毙掉的?
Amy:
我记得以前在杜蕾斯的时候,其实有好多文案都很喜欢,但都不能用。
因为要遵守各种政策法规,会有比较严格的审核。
然后刚才你在说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子里突然蹦出来的,也是跟晓波有关的,就是去年我们和胜加一起在做杜蕾斯品牌升级的时候,大家记得去年的文案是最后那句 slogan 「再向前一步」。
其实在这之前是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的,其中有一句文案叫「去爱去燃烧」。
那个时候是希望能够鼓励人们去冲破一切的阻碍,勇敢去爱。
但最后我们回顾下来的话,还是觉得它应该有一个更大的价值观输入。
最后用了「再向前一步」,鼓舞了很多人,然后也会让我觉得比之前的「去爱去燃烧」会更好。
04.
两个文案里二选一
二毛:
接下来这个问题是网友想问的:
他说想问 Amy,如果蔡萌和马晓波之间这两个文案之间只能选择一个人合作,你会选择谁?
Amy:
你这是让我感觉这个问题回答以后,我可能就下不了这个台。
我觉得真的,晓波和蔡萌都是非常优秀的,就不用互相吹捧了,对吧?
然后现在晓波已经是忙到可能都没有太多时间了,这个也是一个事实。
我在这边其实特别想说的是,包括刚才也说到,蔡萌是再有 10 多天就过竞业期了,我很希望下一次的话,是有机会能够跟蔡萌合作。
因为上一次我跟蔡萌的合作是将近在 10 年前。
我真的是特别感谢今天有这个机会,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了我刚毕业没多久的时候。
那个时候刚刚开始去做 social,我记得和 Verawom 做了一系列视频,现在叫病毒视频。
那些视频那个时期也是引起了非常大的波澜,里面最有慧眼的是我们当时片子用的男主角,叫龚格尔。
龚格尔现在已经是《流浪地球》的制片,那时候导演请的胡戈,做《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个。
我昨天还在跟蔡萌说,我记得当时看到那东西我们大家都傻了,都不知道这片子该不该出,因为之前没有这样子搞笑的一种短视频。
后来请了我们当时上海家化的副总经理过来,他说好,我们上,然后才有了那一系列,后面又有了《六神花露水的前世今生》。
所以我觉得还是很有缘分的。
蔡萌:
谢谢,期待有合作的机会。
马晓波:
我就被抛弃了。
05.
文案如何转换创作角色
二毛:
你们渊源都很深。
我这接下来有一个问题也是网友很想问的,就问蔡萌老师:
有一个说法是「好的文案是一个好的演员」,能够在服务不同的客户的时候,随时随地代入进不同的角色。
那么想问蔡萌老师,你服务这么多品牌,在具体创作文案的时候,是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的?
蔡萌:
说这个话题的话,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话题。
我太太是学戏剧的,她给我讲过一件事,就说为什么所有的这种戏剧教育上来都是会有一节课,叫做解放天性?说明表演这件事情,或者是说角色扮演这件事情,其实不是学来的,反而是让你解放你的天性,让你解放你的这种所谓大人的束缚,回到你最自然的、最本真的小时候的状态。
像我们小时候去玩过家家,是不需要教的,你就会扮演爸爸扮演妈妈,扮演你身边你看到的每一个人。
所以人天生是会扮演各种各样角色的,只是说随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叠加在你身上的这些框框,你会忘掉这件事。
做创意,本质上它其实还是要去经历一个解放天性的过程,让自己变回一个更加纯粹的人。
那种时候其实就不是什么角色扮演的事了。
就是说你在什么项目里面,你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我服务一个游戏的客户,我可能就是一个热爱游戏的人。
当我服务一个母婴的客户,我就应该是一个奶爸。
当我服务一个汽车的客户,我就理应是一个汽车的发烧友。
对,这些东西毫无疑问,他在你的基因里面都是有的。
人并没有办法去超出自己的天花板,去做一些自己完全做不了的事情。
比如说虽然我跟晓波,我们两个人看上去也算是神通广大,什么事情都能做,但是总归我们还是有涉及不了的领域。
我不知道晓波的短板在哪里,我自己的话我知道,比如说女性的化妆品,我觉得我做不了。
可能一部分的比较有特点的彩妆还可以,但是你说护肤品我觉得我可能不行,可能还真的得是女性的创意来做。
所以在你擅长的领域里面去扮演,其实没有任何的问题,是非常游刃有余的。
马晓波:
我真的特别同意他说的话。
以前我们经常好像自吹说创意是没有边界的,好像我们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去做,但是后来发现,你其实还是要重视边界这件事情。
就是你知识到不了的地方,你的阅历到不了的地方,你就是没法做出好东西来。
比如让我去做像汽车,或者说彩妆类的,就特别女性向的东西,我觉得我一点 sense 都没有,一点灵感都没有。
二毛:
所以广告公司还是要匹配不同的人来做。
马晓波:
是的。
06.
如何找到大众品牌的个性
二毛:
那么下一个问题想问马老师:
并不是很多文案都有你这样的机会,去服务那种有大众影响力、甚至国民影响力的品牌。
那么像你在服务快手、服务 B 站或者服务其他品牌,作为一个文案,你是如何抓取和提炼出这些大众化品牌的品牌个性的?
因为一般来讲,我们说越大的品牌,其实越难捕捉它的个性。
马晓波:
确实,特别是越大的领导性品牌。
它服务比如说几亿人数十亿人的,它要拿到一个最大的公约数,价值观方面的最大公约数,或者说审美上的一个最大公约数。
所以它不像一些新锐品牌或者小众品牌,或者特别在某个垂类里面的品牌那么有个性。
但是后来我想通一件事情,就是说有一方面,在我们自己的方法论里,我们一直认为说品牌最终还是反映了它的创始人,它的整个核心管理团队,它是他们灵魂的一种外化。
而且越成功的品牌,其实创始人的人格外化,是愈加的清晰明显的。
就像比如华为是任正非,苹果是乔布斯,他们自己非常独特的个性和性格里面特别有魅力的这一点,成就了品牌的一个气质。
我觉得品牌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不去讲它的个性,去讲它的魅力。
我相信人有很多面。
比如说,像我们蔡老师,其实有时候会有一个很直男的一面,但他有时候又细腻的像一个少女。
甚至很多时候,比如他会有一些腹黑的一面,或者说比较可爱的一面,我相信人是有很多面的。
那么在做一个大众领导型品牌的时候,我们是会去看到创始人的心里面,或者说核心的管理团队里面,他们有哪一些面是特别有意思的。
当然一方面它还是要符合基本的价值观,它不应该触犯一些底线。
但另外一点的话,我觉得任何一种性格的某一个面,当它被发挥到极致的时候,它一定会有它的一个魅力。
就像有些人你觉得这个人露出来的一面,他很苛刻,非常的难搞,但是你可以想象成这个人非常的严谨。
他如果自我要求非常高,甚至他高到有一些呆板,它就适合是一个科学理工男的这样一个角色。
有些老板比较理想主义一些,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时代诗人,他有仰望星空的那一面,特别的有情怀,特别有梦想。
所以我觉得只要把他们性格内核里面,特别有魅力的一面,能够把它发挥到极致就可以了。
二毛:
所以品牌的个性,可以从品牌创始人身上去找,这是一条路子。
马晓波:
对的,没错。
07.
品牌年轻化的焦虑
二毛:
接下来我想问 Amy,今年除了出圈和破圈这个话题是很多品牌关心的以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话题叫品牌年轻化,就从你的角度来看:
今天的品牌年轻化,品牌自身的这种焦虑感来自哪里?
品牌在做年轻化的时候,是不是一定就要讨好或者说是迎合年轻人?
Amy:
我觉得品牌年轻化这件事,可能也不是今年才说了,就已经感觉说了好多年。
就像现在社会好像很多人很焦虑一样,20 多岁的人就感觉自己已经老了,充满了焦虑,很多的不管它是百年品牌也好,还是新锐品牌也好,都在不断地去讲年轻化这件事。
但其实在我心目当中做年轻化,它一定不是说去讨好年轻人,我们会一直说是希望能够去引领年轻人。
有一句话是我在很早之前做 consumers 的时候说的,就是「be them,with them」。
我们想要做的这件事情,是能够去成为他们,到他们中间去。
我们不要去想说用自己,或者是 80 后,或者是 70 后的东西去说服他们,而是你真正的跟他们在一起,去成为他们。
比如说像饿了么,我们也会提出去做品牌年轻化。
但在年轻化的里面,我们不仅仅只是对年轻人说话。
只要你是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大家都对年轻是有向往的,我们都希望大家成为我们的用户,也希望饿了么能成为一个拥有和受年轻人喜欢的平台。
所以我觉得不用太焦虑,真正的去了解他们,成为他们。
08.
文案需要天赋吗?
二毛:
OK,刚刚提到了跟年轻人沟通这件事情,我想问问三位:
从你们这么多年跟一些年轻的文案交流下来的体会,你们觉得做文案需要天赋吗?
蔡萌:
天赋这个话题是我特别喜欢讲的话题。
甚至说所有创造力的行业,其实都需要天赋,只是说对于天赋的依赖度到底有没有那么高。
我也经常讲说文案的天赋,其实体现在入门的快和慢。
因为如果把文案和美术放在一起比一下的话,美术是一个入门相对容易,但是晋级相对困难的这么一个行业。
文案正好相反。
文案是一个入门非常困难,但是一旦入了门,可能假以时日都是可以有不错的成就的这样的行业,所以它对于天赋的要求,在我看来比美术要求更高。
如果是我去跟年轻人沟通的话,觉得确实没有天赋的话,其实可以转换一下赛道,并不一定说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马晓波:
我想补充一下,蔡老师讲文案它作为信息的载体,它是最基本的,而且它信息的承载量其实是最小的。
就像我们看美术,一幅画面当中会包含非常大的一个信息,但是文字它就是放在那边,所以它要打动别人的话,他会遭遇到说比其他创作手段更艰难的一个过程。
我另外一点感受是我们以前有一些同事,或者面试过的人,其实在文字这块已经做得非常的厉害了。
甚至我们还面过一些很年轻的作家,他们可以写诗,在很年轻的时候上诗刊,写小说,在高中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上《萌芽》,上一些专业级的刊物。
但是他们好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做广告文案的一个 sense,这点其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不见得是说一个很好的作家,就能做好一个广告文案,我觉得这块应该蔡老师其实有蛮多这样的一些见闻。
蔡萌:
对,我自己的观点就是文学作品看的是肉,但广告作品看的是骨头。
甚至说广告作品只写骨头,因为肉要留给其他的东西。
就是你的文案要配合画面,不管是影视的画面也好,还是平面的画面也好,还是其他的形式,那些东西是整个的去构成,文案加上那些东西构成一个有机体。
所以文案其实起到的是一个骨架和灵魂的一个作用,它和文艺作品独立欣赏是不一样的。
Amy:
我从一个品牌方的视角,我觉得文案肯定是需要天赋的。
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他能够写出好的文案,他一定也是热爱生活,会感悟生活的人。
我特别诧异的是有那种什么比如说文案速成班,还有包括各种大牛老师告诉你怎么用结构去写文章。
这其实是技巧。
我记得很深刻的有一次跟晓波在聊天,我就说因为在阿里工作还是很辛苦的,有一次让我们写心愿,一个人写的心愿是说「我想好好吃顿饭」。
后来就有人帮他去实现心愿,给他买了 10 斤大米,结果他还要把它背回去。
晓波说这个点好有意思,就拿小本本把它记下来。
我就觉得不管一个人生活是怎么样的,他只要能够愿意去积累,愿意去感受生活,他一定可以写出最美的文案。
09.
广告出圈的因和果
二毛:
回到我们今天大会的主题「冲出圈」:
你们三位是怎么判断「出圈」这件事情的?
或者说对「出圈」这种现象,有没有自己的一个直接感受在?
马晓波:
我觉得出圈还是有天时地利人和,很多因素加在一起。
但我也觉得我们在做所有作品的时候,要有出圈的一个追求。
反正闭着眼睛先想,万一实现了那就是中大奖了。万一没实现,还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操守。
我觉得要讲到广告出圈这个话题的话,它还是要把自己当做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来看。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在创作它,是从一个广告的视角,广告的技巧看待它,但是当这个作品做出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应该去想象说:
它该怎么去跟一部电影抢时间,怎么去跟一首好听的流行歌曲抢时间,去跟一部漫画作品抢时间,或者跟一部游戏抢时间,比如《王者荣耀》。
又或者说,它凭什么可以去占住别人的时间?
我还觉得出圈可能有时候我们讲起来的时候,会考虑到说它能否引发出很大的一些公共话题,它是不是能够切中所谓一代人的一些大洞察。
只是这样的机会确实一方面它比较少,第二方面它很多时候既需要你的努力,也需要很多运气的一个成分,所以我觉得没法把它视作一个常态。
但是我觉得在广告的标准层面,就内容的标准层面来说:我们首先要把它视为一个可以跟圈外的内容 PK 的一个东西,这可能才是一个职业广告人应该多要去思考的。
这是我的一些看法。
二毛:
蔡萌老师怎么看?
蔡萌:
马老师讲的其实特别好,出圈不是广告在跟广告竞争,是在跟其他的流行文化,在跟所有占据别人时间的内容去竞争。
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讲,我也做过出圈的东西……
马晓波:
我简单补充一下,当时《致匠心》是彻底推红了「匠心」这个词。
蔡萌:
做过出圈的东西以后,那个感觉很像什么呢?
如果你打过篮球,你投过空心球的话,就非常像空心球。
当你投过空心球,你投第二个空心球的时候,你这个球一出手,你就知道它是不是个空心球,打过篮球的人都懂。
但是广告的促销更难的在于篮筐它还是动的,你还要继续想去投出下一个空心球,难度是非常大的。
就是一方面你有可能因为你投过空心球,你有了一定的手感,另外一方面你还要去判断所有的变量的因素。
所以更多的时候,其实真的是一个所谓「尽人事,听天命」的这么一个状态,我也愿意称之为历史的选择。
我经常开玩笑跟马老师说,我说你做好你这辈子再也做不出比《后浪》更牛逼的作品的准备,马老师也深以为然。
马晓波:
完全有可能。
二毛:
Amy 怎么看这个话题?
Amy:
我觉得出圈可能是甲方、乙方都在梦想追求的。
但从甲方来看的话,对出圈这件事,其实应该有一个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因为要知道这个东西能不能出圈,它一定是能够引发社会大众参与,要么是有共鸣,要么是能够引发话题讨论。
大家都说这东西特别好,然后就没了,他一定就很难再去冲出圈。
就像在做饿了么品牌升级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在想怎么去冲破粉丝圈,于是就先有王一博告诉你饿了么送万物,它不止送餐,它什么都能送。
但在后面怎么样引发大众讨论?
就有了饿了么体的延展,PPT 写完了么?KPI 完成了么?
它会有很多情感共鸣的一些内容出来,就能够去引发大众,能够有一些话题去讨论这件事情,它才是一层一层的去破圈的。
所以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从甲方来说,第一其实是要有一个客观的视角,他要看一下,就像用晓波老师的话说,就是有没有品牌势能。
其次你是不是有能够引发大众去讨论的一些内容,而且对这个内容可能会出现一些正面的、负面的、中立的争议,你有一个足够的承受能力,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10.
文案会被AI 取代吗?
二毛:
我看时间还有几分钟,有一个问题是我微博上收到的,也是网友比较关心的:
时不时总会有一些观点出来说 AI 未来会取代文案或者取代设计,这个事情三位怎么看?
马晓波:
用 AI 做广告这件事情,我说一个可能不那么恰当的一个比方:
我有个朋友在 08 年的时候,当时他跟我说他发现了一门新的生意,就是去做刷墙广告,去农村里面买很多墙体,然后刷墙体广告。
比如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就类似很多谐音梗的那种东西。
他说这是一门非常好的生意,我当时觉得自己还是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做广告比较有意思,就让他去。
他去了之后差不多是三年,三年挣了好几千万,都快上亿了。
他说他从工厂里面找了很多小年轻,专门让他们去做刷墙的这么一个行为。
当然这是一门非常好的生意,而且从客户方,从很多生意角度来说,它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一门生意。
我觉得 AI 发展起来就是 AI 刷墙。
但是呢,我自己觉得还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如果 AI 创意能做到奢侈品的层级,能做到比较中高的层级,我觉得它确实会取代很多没有专业门槛的一些东西,而且这个不只是广告的问题。
大部分的行业可能以后都会面临 AI 的冲击,比如能够取代掉一些低专业度的,降低一些成本。
但我相信是说 AI 要取代广告人创作广告,就像跟 AI 说要取代音乐人写一首歌,取代电影导演拍一部电影,它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以前在概率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猴子定律」,就是说如果你把一个猴子放在一台钢琴前面,只要给他足够长的时间,他应该会弹出命运交响曲。
所以拭目以待,起码我自己觉得广告人还是需要更努力一些,一方面要自信,相信自己真正有创造力的部分,它是很难被取代掉的。
第二方面也要去想一想,如果自己还处在相对比较低价值贡献的这么一个岗位上,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可能被 AI 取代掉。
二毛:
蔡萌老师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
蔡萌:
因为我是学计算机的,我还是挺不错的程序员,所以从计算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实现这个事情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就像马老师说的,如果是一些套路化的东西,它本来就是套路化的东西,其实你的思考逻辑跟计算机的思考逻辑是一样的。
那种时候你可选择的套路也没有那么多的时候,那种东西被 AI 代替,我觉得是迟早的事情。
比如说淘宝的某一个宝贝描述页面的那种文案,那种东西它的确不应该是人来写。
甚至我觉得那里面的那些模特的照片,也不应该是人来拍。
甚至都不应该由人来穿那些衣服,它应该是有一些更智能的方式去快速地生成。
但是真的有技术含量,真的有思考的东西,它从程序的角度来说,它的变量太多了。
它需要的算力,需要的算法复杂度,需要的数据量,实时的更新,和迭代的这种程度都太多了。
你去设计算法和维护这些数据库的成本,甚至会比你直接找人来做这件事成本更高。
当它在商业逻辑上就不成立了,可能还是要去找人来做,来得更划算一些。
这也好比是说,今天哪怕是我们已经工业化大生产了,但仍然还有非常多的行业,就是保留了这种人工、手工定制化的这种服务在那。
反而定制化的服务,因为它的稀缺性会有了更高的溢价,也会受到更高的尊重,人们会更加去看中那些东西的价值是一样的。
Amy:
我的想法跟蔡萌其实差不多。
就是一些基础的,特别是在电商上面要大面积去做的,AI 可以来做。
但真正能够触发人性 button 的点,它一定还是基于你对人的洞察和有对生活的感悟,这个是没有办法被取代的。
11.
一句文案做新年祝福
二毛:
最后一个问题,因为今天还有一些朋友在看直播:
从你们的角度,如果选一句文案,当新年祝福,送给在座的各位和网友,你们会用什么文案?
Amy:
我就借用今年开篇的,也是快手里面的有一句我很喜欢这句文案:
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不会被生活打败。
不管是甲方也好,乙方也好,或者是在各个行业当中,今年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也好,但是我们热爱生活,我们不会被生活打败,会更好的去迎来 2021 年。
蔡萌:
我念一个,就是我的备忘录里面记的一个话。
这个话它其实不是文案,我忘了是在哪里看到的,他用 4 句话来描述文化这件事:
什么叫有文化?
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注:出自作家梁晓声)
我始终觉得是说我们创意人也是自诩为文化人,所以我们始终要以这样的基本的这种逻辑和常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马晓波:
我想说这句话,其实跟在场有很多的朋友都是有关系的。
前不久二黑拍了一条「不要做广告」,引起满大的一个争议,他们说我有点气急败坏了,就是跳下场去开撕。
我确实开撕了,二毛当时发过关于这篇东西的一个报道,我在留言里写了一大段的话,但是我看到里面有一句话,评论来自蔡老师的。
我倒不是专门说因为今天我们坐在一起,我们要来做这样的事,确实那句话我觉得他讲的,抵过我的千言万语。
那句话是说:
广告这个行业,它摧残你的身体和意志,但又奇迹般的保护你的倔强和天真。
我觉得那句话非常的美妙。
所以一方面我觉得也是送给二黑,送给我们这批中年,还在广告圈里面打拼的一帮中年人,同时我也想把蔡老师这句话送给我们所有的业界的朋友和年轻人。
但二毛,今天一直你在问,最后一个问题就想反问你一下:你觉得今年你最喜欢的文案是哪一句?
二毛:
今年我最喜欢的文案是吧?
我之前一直做一个文案榜单,大概做了 7 年,每年都会选 10 句我喜欢的文案,但这个当中你让我去选一句最喜欢的,其实是蛮难的。
我就不说我最喜欢的,我说一句我自己写的,因为我很少有机会去服务更多的品牌来写文案。
这是我在几年前写过的一句话,因为那个时候特别符合我个人的身份,那句话叫:
愿你单枪匹马,也能长歌万里。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我想也符合我们大会冲出圈的主题。
我们这个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